根據要求作圖.
(1)如圖甲,O為乒乓球的重心,請在圖中作出乒乓球豎直上升過程中受重力和空氣阻力的示意圖。
(2)如圖乙,請畫出光線通過凹透鏡后的折射光線。
(3)根據圖丙中通電螺旋管的N極,標出電源的正極和小磁針的N極。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初三3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相同的兩個球A、B分別放入甲、乙兩種液體中,當兩球靜止時,球所處的位置和液面的高度如圖所示,則甲、乙兩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 )
A. p甲>p乙 ? B.p甲=p乙
C.p甲<p乙 ? D.以上情況均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興化常青藤學校初三下期第一次月度聯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一輛小汽車,總重為1.2×104N,每個輪胎與地面接觸的面積為300cm2,小汽車以72km/h的速度在一段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時,發動機的實際功率為20kW,若小汽車行駛的距離為100km.求:
⑴該車靜止在水平路面上時,對路面的壓強是多少.
⑵該小汽車在這段路面上以72km/h的速度勻速行駛時所受阻力是多大
⑶小汽車在這段路程中至少要燃燒多少L的汽油?(汽油的熱值為3.2×107J/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興化常青藤學校初三下期第一次月度聯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物塊在空氣中和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物塊受到的浮力是1牛
B.物塊的體積是2×10﹣4米3
C.物塊的密度是3×103千克∕米3
D.物塊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初三3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小汽車已經走進我們的家庭。小汽車的一些設計和使用過程中的許多現象與物理知識有關,請你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答下面的問題:
(1)普通的小汽車用的是汽油機,圖甲所示的是__________沖程,為了不讓汽油機在工作時溫度升得太高,在設計制造時,汽缸外有一個水套,讓汽缸被水包圍著,這是通過_________的方式減少汽缸內能,用水來冷卻汽缸是因為水的_______________較大。
(2)下圖是加油站加油機的圖片。和大多數物質一樣,汽油也有熱脹冷縮的性質,隨著氣溫的變化,汽油密度會發生變化,受此因素影響,在每噸汽油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每升汽油的價格應相應變化。當氣溫上升時,有關汽油密度和價格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密度變大,價格下調 B. 密度變大,價格上調
C.密度變小,價格下調 D. 密度變小,價格上調
(3)太陽能汽車利用太陽能來驅動,真正實現了零排放,有效地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某太陽能汽車如圖乙,質量為450kg,頂部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若汽車上的太陽能電池板的有效面積為6m2,它正對太陽時電池能夠產生200V的電壓,并對車上電動機提供10.5A的電流,太陽光照射到地面時單位面積上的輻射功率為1.2×103W/m2,則電池的輸出功率為____________W,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為____________,如果這輛汽車的電動機將電能最終轉化為機械能的效率為80%,當汽車在水平面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為80N,則汽車的行駛速度為 ____________ m/s
(4)太陽能汽車采用四輪鼓式制動,有效地減少了制動距離.通過測量獲得汽車以不同速度行駛時對應的制動距離(即從操縱制動剎車到車停下來的距離),數據如下表所示:
實驗次數 | 1 | 2 | 3 | 4 | 5 |
速度/ (m?s-1) | 2 | 3 | 4 | 5 | 6 |
制動距離/m | 0.5 | 1.13 | 2.00 | 3.13 | 4.50 |
請在圖中描點作出s- v2圖象,寫出s和v的定量關系式s=______,當轎車速度為8m/s時對應的制動距離是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初三3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人體就像一部復雜的機器,包含許多物理知識.
(1)如圖甲,當站在地面上的人接觸裸露的火線時,人會觸電,說明人體是 (導體/絕緣體);如圖乙,當我們正確使用測電筆時,雖然有電流通過人體,但卻不會觸電,此時加在人體的電壓 36V;
(2)如圖丙,人的前臂實質是一個 (省力/費力/等臂)杠桿,好處是 ;
(3)如圖丁,一個成人參加一次馬拉松長跑,身體消耗的能量約為1.32×107J,這些能量相當完全燃燒________kg的干木柴放出的熱量。(q干木柴=1.2×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初三3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為了便于觀察找到像的位置,該實驗最好選平面鏡進行實驗
B.如果將蠟燭A向玻璃板靠近,像會變大
C.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該處上放一光屏,發現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D.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改變玻璃板的位置,發現B不能與A的像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江陰市初三3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某同學想用天平稱量一塊巖石的質量,實驗前發現指針停在如圖甲所示位置,此時應將橫梁右端的平面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直至天平平衡,稱量時將巖石放入天平左盤,當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盤中砝碼質量和游碼位置如圖乙所示,則巖石質量是 g,若將該巖石帶到月球,其質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江陰市初二3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讓小車每次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改變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測量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每次測量時都觀察小車右端所對刻度線的位置),結果記錄在下表中.
接觸面 | 毛巾 | 棉布 | 木板 |
阻力的大小 | 大 | 較大 | 小 |
小車運動的距離s/cm | 18.30 | 26.83 |
(1)第三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時的停止位置如下圖所示,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則小車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為 cm.
(2)同一小車三次都從同一高度滑下是為了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 。
(3)分析表中內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 ,小車前進的距離就越 .
(4)根據實驗結果推理可得:若接觸面完全光滑,且軌道足夠長,小車將一直做 運動.可見,力不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 (選填“維持”或“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這一結論是用 的方法得出的。
(5)小麗同學通過上面的探究學習了解到的知識,思考了一個問題:當自己蕩秋千運動到最高點時,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將會處于怎樣的運動狀態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是 。(圖中的黑點表示小麗同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