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探究液體壓強跟密度的關系時,保持液體的深度、方向相同,改變密度;探究液體壓強跟深度關系時,保持液體的密度、方向相同,改變深度;
(2)①物體浸入液體時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的重力與測力計示數之差;
②由序號①②③圖示實驗可知,當物體浸入同種液體水中時,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3)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浸入越深,受到液體壓強越大;
由序號①②③圖示可知,物體排開水的體積增大,彈簧測力計示數減小,物體受到的浮力增大,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浸入越深,物體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受到的浮力不變;
解答 解:①選取裝置乙和裝置丙進行實驗時,乙和丙液體種類不同,其液體密度不同,由該裝置可知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②要探究液體密度相同時,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是否有關,保持密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改變深度,由實驗可知甲和乙適合,得出的結論是:液體密度相同時,液體的深度越深,液體的壓強越大;
(2)①由圖示實驗可知,物體A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水=G-F水=10N-7N=3N,
物體A浸沒在鹽水中時受到的浮力:F浮鹽水=G-F鹽水=10N-6.4N=3.6N,
浮力之比:F浮水:F浮鹽水=3N:3.6N=5:6;
②由序號①②③圖示實驗可知,當物體浸入同種液體水中時,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3)根據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浸入越深,受到液體壓強越大;
由序號①②③圖示可知,物體排開水的體積增大,彈簧測力計示數減小,物體受到的浮力增大,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浸入越深,物體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受到的浮力不變.
故答案為:(1)①丙;②液體密度相同時,液體的深度越深,液體的壓強越大;(2)①5:6;②液體密度相同時,排開液體體積越大,浮力越大;(3)越大;不變.
點評 實驗表明,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物體在液體中浸沒的深度無關.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臨沂市生素質教育特長展示測評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用已經學過的知識解決陌生的問題是以后上高中學習的基本能力。
(1)如圖甲,質量為m的小球從高度為h的光滑斜面頂端由靜止自由滑下,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為v。此過程機械能守恒,關系式mgh=mv2成立,則一個物體從高0.8m的光滑斜面頂端自有下滑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為________m/s。(g=10m/s2)
(2)如圖乙,將物體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水平方向拋出(不計阻力),物體做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運動的距離x=v0t,在豎直方向下落得高度y=gt2,則y與x的關系可用丙圖中的圖線____________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過程 | 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方向保持平衡,目的是方便測量力臂 給杠桿兩端掛上鉤碼,若右端下沉,應將兩側鉤碼向左邊移動,使杠桿在水平方向平衡. | ![]() | ||||||||||||||||||||
表格 |
| |||||||||||||||||||||
問題討論 | 若將鉤碼上拋,會發現,上升過程,其速度減小,高度增大,下降過程,其高度將小,速度增大,從而證明,動能和勢能可相互轉化. |
步驟 | 將重為5N的大鉤碼掛在滑輪組下面的掛鉤上,用彈簧測力計拉繩的自由端,沿豎直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同時,用刻度尺測出物體上升的高度h及繩子的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 | |||||||||||
表格 |
| |||||||||||
方法 | 同時使用彈簧測力計和刻度尺來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運用了組合方法. | |||||||||||
問題討論 | 若要探究重力勢能大小與高度的關系,可讓此大鉤碼分別從20cm、30cm、40cm的高度自由下落,撞擊插在沙中間同一深度的木樁,丙用刻度尺測出木樁下陷的深度. | 請將設計的表格補充完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