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材 | 木塊、刻度尺、三個原長分別為10cm、15cm、20cm,粗細相同的鋼制彈簧 | ||
實驗步驟 | 將長度為10cm彈簧安裝好;將小球置于彈簧的右端,使彈簧被壓縮的長度為△L,放手后小球被彈出,與一木塊相碰,記錄木塊被推動了一段距離s1 將長度為15cm彈簧安裝好,將小球置于彈簧的右端,使彈簧被壓縮的長度為△L,放手后小球被彈出,與一木塊相碰,記錄木塊被推動了一段距離s2 將長度為20cm彈簧安裝好,將小球置于彈簧的右端,使彈簧被壓縮的長度為△L,放手后小球被彈出,與一木塊相碰,記錄木塊被推動了一段距離s3 根據s1、s2和s3的大小 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 數據記錄表格 |
分析 (1)由于彈性勢能的大小不便用儀器測量,本實驗中把彈性勢能的大小轉換為觀察木塊被推動的距離,這種研究方法叫轉換法;
(2)要驗證“彈簧彈性勢能大小與彈簧原長的關系”,要采用控制變量法,控制對彈簧的形變程度相同、接觸面粗糙程度和木塊的重力一定;
(3)探究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簧原長的關系,更換長度不同的彈簧,保持彈簧的形變大小相同,放手后小球被彈出,并與一木塊相碰,觀察木塊被推動距離的遠近來比較彈性勢能的大小;
(4)比較三次木塊被推動的距離得出結論.
解答 解:
(1)要探究“彈簧彈性勢能大小與彈簧原長的關系”時,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控制對彈簧的壓縮程度相同、更換長度不同的彈簧,觀察彈簧推動木塊運動距離的大小,得出彈簧彈性勢能大小與彈簧原長的關系;
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長度為10cm彈簧按下圖安裝好;將小球置于彈簧的右端,使彈簧被壓縮的長度為△L,放手后小球被彈出,與一木塊相碰,記錄木塊被推動了一段距離s1;
②將長度為15cm彈簧安裝好,將小球置于彈簧的右端,使彈簧被壓縮的長度為△L,放手后小球被彈出,與一木塊相碰,記錄木塊被推動了一段距離s2;
③將長度為20cm彈簧安裝好,將小球置于彈簧的右端,使彈簧被壓縮的長度為△L,放手后小球被彈出,與一木塊相碰,記錄木塊被推動了一段距離s3;
④比較s1、s2和s3得出結論;
(2)在實驗中要記錄彈簧的長度L、木塊被推動的距離s和彈性勢能的大小,據此設計記錄數據的表格;
數據記錄表格:
實驗次數 | 彈簧的長度L/cm | 木塊被推動的距離s/cm | 彈簧彈性勢能的大小 |
1 | |||
2 | |||
3 |
點評 本題為探究彈性勢能與彈簧原長的關系的實驗,考查了分析實驗能力、考查了學生對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的了解與掌握,主要考查的是學生應用所學物理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設計實驗的能力,屬于難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R1的電阻為20Ω | B. | 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為10Ω | ||
C. | 電路消耗的最小總功率為1.2W | D. | 電路消耗的最大總功率為2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接觸面 | 小車運動的距離s/(單位:cm) |
毛巾 | 18.00 |
棉布 | 26.58 |
木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次數 | 1 | 2 | 3 | 4 |
木塊與砝碼重G(N) | 4.0 | 6.0 | 8.0 | 10.0 |
彈簧秤示數F(N) | 0.8 | 1.2 | 1.6 | 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 | B. | 牛頓第一定律 | ||
C. | 滑動摩擦力與什么因素有關 | D. | 光的傳播路徑用光線來描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