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2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情景。
(1)將平面鏡M水平放置,然后把一塊標有刻度的白色硬紙板豎直放置在平面鏡上,硬紙板由A、B兩部分組成,可沿接縫ON折疊。為了在白色硬紙板上顯示出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正確的操作是: ,從硬紙板上讀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
(2)改變入射光的方向,多測幾組入射角和反射角。這樣做的目的是 。得到的結論是 。
(3)以法線ON為軸,將硬紙板的B面向后旋轉,這時在B面上不能觀察到反射光。由此可知: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法線 (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
(4)平面鏡的應用之一是改變光路。請寫出一個實例 。
圖12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12所示是觀察平面鏡成像的裝置。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要用兩支蠟燭、玻璃板、刻度尺、白紙、光屏、火柴等器材做實驗。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蠟燭的像。
(1)玻璃板的作用是用來替代 ,它有兩個作用:① ;② 。
(2)如果取一支選擇任意長度的蠟燭B ,可以利用它實現 的目的;如果取的是一支長度和粗細與A相同的蠟燭B,則還可以實現 的目的。
(3)刻度尺用于比較像與物 的關系。
若實驗中取得數據如下:
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 | 蠟燭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
10cm | 10cm |
12cm | 12cm |
16cm | 16cm |
從數據中,可得出的結論是: 。
(4)蠟燭A逐漸遠離平面鏡時,它的像大小 (選“變大、變小或不變”)。如果將點燃的蠟燭遠離玻璃板,則像將 移動;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在光屏上 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選“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08廣東茂名)(10分)小明同學用一個焦距未知的凸透鏡、蠟燭、光屏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如圖12所示是其實驗的部分過程.
(1)由圖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______㎝.
(2)將凸透鏡、蠟燭、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圖乙所示,為使光屏的象清晰,應將光屏向___________移動.__________________(填“光學儀器”名稱)是利用這原理制成的.
(3)在(2)中移動光屏成清晰像后,拿走光屏,再將蠟燭放在光屏位置處,則此時光屏應放在___________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此現象說明凸透鏡的光路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