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甲所示是“比較水和煤油吸熱升溫的特點”的實驗裝置.
(1)加熱過程中,用攪棒攪動的目的是 , 水和煤油吸熱的多少是通過來反映的(選填“溫度計示數”或“加熱時間”).
(2)關于該實驗的變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確的是(填字母)
A.采用相同的加熱方法
B.使用相同的燒杯
C.水和煤油的初溫一定相等
D.燒杯中分別裝入相同體積的水和煤油
(3)某同學用同一個加熱裝置分別給質量和初溫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熱,分別記錄加熱時間和升高的溫度,根據記錄的數據作出了兩種液體的溫度( )隨時間(
)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
①根據圖象,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應給加熱更長的時間.
②已知水的比熱容是 ,則煤油的比熱容是
.
【答案】
(1)使水和煤油可以均勻受熱,加熱時間
(2)D
(3)水,
【解析】(1)用攪棒攪動是為了使水和煤油均勻受熱;由于兩個裝置所用的加熱器是相同的,在相同時間內放出的熱量是同樣多的,所以液體吸收熱量的多少可以根據加熱時間的長短來衡量;
(2)由于水和煤油的密度不同,取相同體積時質量不相同,故D選項的要求是不正確的;
(3)由圖示可知,水升溫較慢,所以如果要達到相同的溫度,對水加熱的時間應長一些;由圖示分析可知,當讓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水的加熱時間是煤油加熱時間的2倍,也就是水吸的熱量是煤油吸收熱量的2倍,根據公式Q=cmΔt可知,煤油的比熱容應等于水的比熱容的一半為 .
所以答案是:(1)使水和煤油可以均勻受熱;加熱時間;(2)D;(3)水;2.1 × 103
【考點精析】掌握比熱容的概念和比熱容解釋簡單的自然現象是解答本題的根本,需要知道比熱容(C):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物理意義就類似這樣回答) 比熱容的單位是:焦耳/(千克?℃),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的體積、質量、形狀、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相同,比熱容就相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陽想探究鉛筆芯的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選取了兩根橫截面積不同、長度和材料均相同的鉛筆芯a和b,如圖所示連入電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實驗可以通過燈泡的亮度反映鉛筆芯電阻的大小
B.該實驗可以探究鉛筆芯的電阻大小與材料是否有關
C.該實驗可以探究鉛筆芯的電阻大小與橫截面積是否有關
D.該實驗可以探究鉛筆芯的電阻大小與長度是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幫助家人用鹽水選種,小天從實驗室借來了天平和量筒測量鹽水的密度,他進行了三次測量,以下是其中的一次測量過程: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零刻線處,發現指針位置如圖甲所示,要使橫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平衡螺母向移動;
(2)用天平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如圖乙所示,記錄下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為 g;
(3)再將部分鹽水導入量筒中,量筒中鹽水的體積如圖丙所示:接下來小天稱得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為25.6g,則小天在這次試驗中測得鹽水的密度為 g/cm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酒精濃度檢測儀的簡化電路圖,圖中R0為定值電阻、R為酒精氣體傳感器,R的電阻值隨酒精氣體濃度的增大而減小,如果駕駛員對著酒精氣體傳感器呼出的酒精氣體濃度越大,那么( )
A.A表示數越大,V表示數越小
B.A表示數越小,V表示數越大
C.A表和V表示數均越小
D.A表和V表示數均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了電學知識后,小明對影響電阻大小的部分因素進行了探究,器材有:開關、電流表、干電池(電壓恒為1.5V)各一個,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絲,導線若干,連接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小明將合金絲以不同方式分別接入電路A、B之間,閉合開關S后,記錄的數據如表.
根據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圖乙是將一根合金絲接入電路時電流表的讀數,請將其填入表格中.
(2)分析表中的實驗數據,還可以得出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系
A.電阻的大小與長度的關系是:;
B.電阻的大小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是:.
(3)分析表中的實驗數據,還可以得出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將變阻器滑片從一端移動到另一端的過程中,兩只電壓表與電流表示數的變化關系圖線如圖乙所示,則電源電壓為V,滑片移至最左端時10s內電流通過R1產生的熱量為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的關系,某實驗小組進行了實驗,
(1)鉤碼所受重力的大小用進行測量,測量時鉤碼必須處于狀態;
(2)他們將測出的數據記錄在表格中并進行了處理,通過分析發現有一次測量數據存在問題,這個數據是;重新測量并進一步分析數據,得出的結論是: .
m(g) | G(N) | G/m(N/kg) |
100 | 1 | 10 |
200 | 2 | 10 |
300 | 1.5 | 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現象中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抽去玻璃隔板后,兩瓶中的氣體逐漸混合,這是氣體的擴散現象
B.乙圖:試管內的水沸騰后,軟木塞從試管口飛出時,軟木塞的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C.丙圖:緩慢向上提拉與水面的玻璃板,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說明分子間存在引力
D.丁圖:橡膠塞被推出時,瓶內有白霧產生,這是因為瓶內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溫度降低,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桌上有如下器材:滿足實驗要求的電源一個、電壓表、電流表各一只、滑動變阻器一個、開關一個、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和導線若干.請你選用實驗桌上的實驗器材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與該電阻兩端電壓成正比.請畫出實驗電路圖,寫出實驗步驟,畫出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