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探究聲音特征的實驗,用彈性塑料片分別以快、慢不同的速度來撥動書頁.圖中探究的實驗是:聲音的 與 的關系。該實驗所得的結論是: 。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A、課桌的高度約為2m | B、物理課本的質量約為300g |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5km/h | D、家用電冰箱的額定電壓為40V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分)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恒為12V,電阻R1的阻值為5,滑動變阻器R2上標有“10
3A”的字樣,小燈泡L上標有“12V 6W”的字樣,電流表的量程為0――3A。
(1)當開關S1、S2、S都閉合時,求小燈泡L在5min內產生的熱量;
(2)當開關S1、S2、S都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2A時,求R2消耗的電功率;
(3)當開關S1、S2都斷開,S閉合時,為了確保測量準確,要求電流表示數不小于其量程的1/3,求滑動變阻器R2接入電路的最大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歸納式探究-研究帶電粒子在回旋加速器中的運動:
(1)磁體周圍存在磁場,磁場的強弱用磁感應強度描述,用符號B表示,單位是特斯拉,符號是T.我們可以用磁感線的疏密程度形象地表示磁感應強度的大小.磁感應強度大的地方,磁感線密;磁感應強度小的地方,磁感線疏.
條形磁體外部的磁感線分布如圖甲所示,則a、b兩點磁感應強度較大的是 .
磁感應強度的大小和方向處處相同的磁場叫做勻強磁場.
(2)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如圖乙所示,D1和D2是兩個中空的半徑為R的半圓金屬盒,被置于與盒面垂直的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它們接在電壓一定的交流電源上,從D1的圓心O處釋放不同的帶電粒子(加速度可以忽略,重力不計),粒子在兩金屬盒之間被不斷加速,最終離開回旋加速器時,獲得一定的最大動能.改變帶電粒子質量為m,電荷量為q,磁感應強度B,金屬盒半徑R,帶電粒子的最大動能Ek隨之改變.得到數據如表:
次數 | m/kg | q/C | B/T | R/m | Ek/J |
1 | 3.2×10-27 | 1.6×10-19 | 1×10-2 | 1 | 4×10-16 |
2 | 6.4×10-27 | 1.6×10-19 | 1×10-2 | 1 | 2×10-16 |
3 | 3.2×10-27 | 4.8×10-19 | 1×10-2 | 1 | 36×10-16 |
4 | 6.4×10-27 | 1.6×10-19 | 2×10-2 | 1 | 8×10-16 |
5 | 1.6×10-27 | 1.6×10-19 | 1×10-2 | 3 | 72×10-1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綜合題
如圖所示,電熱飲水機有加熱和保溫兩種工作狀態(由機內溫控開關S2自動控制),當開關S1、S2都閉合時,熱水器處于 狀態。在熱水器的蓄水桶中裝水至最高水位后,桶中水的質量為10kg,則:
(1)把這些水由25℃加熱到95℃時需吸收多少熱量?
(2)這些熱量相當于完全燃燒多少焦碳放出的熱量?(已知水的比熱容為4.2×10 3 J/(kg·℃),焦碳的熱值為3.0×10 7 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電燈為什么會發光
導體中的電流看不見、聽不著,怎樣才能知道導體中有沒有電流呢?原來,導體有電流時,會發生一些特殊的現象,我們把導體中有電流的時候產生的電流特有的現象,叫做電流的效應.任何導體中有電流時,導體都要發熱,這種現象叫做電流的熱效應.家庭電路里的白熾電燈有電流時發光、發熱,過一會兒,用手去摸時會很燙手,就是由于電流的熱效應的原因.
燈泡的燈絲一般是用熔點很高的鎢絲做成的.我們知道,金屬導電靠的是金屬導體中的大量能自由移動的電子,金屑導體中有電流時,帶負電的電子定向移動而做功,消耗電能,轉化為內能、光能等.當燈絲的溫度很高時,像白熾燈,就會發出白光.電爐子、電烙鐵、電烤箱都是根據電流的熱效應來工作的.另外電流還有化學效應和磁效應.
電流通過導體時,導體發熱是_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_能,這種現象叫_________.自由電子定向移動方向與電路中電流的方向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多選)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詩句“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
B.“隔墻有耳”說明固體能夠傳聲 |
C.發出較強聲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燭焰“跳舞”,說明聲音具有能量 |
D.街頭設置噪聲監測儀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問答題
小俞對著山崖大喊一聲,經過2s聽到回聲,那么小俞與山崖之間的距離大約是多少米?(空氣中聲速取340m/s),這種方法能不能用來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綜合題
(6分)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問題。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飛翔,用蠟封住其耳朵,雖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間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樣,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礙物,后來,物理學家證實了蝙蝠能發出 ① (選填“超聲”或“次聲”)波,靠這種波的回聲來確定目標和距離。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樣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細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發現聲音的 ② (“音調”或“響度”)和盛水量有關.如果調節適當,可演奏簡單的樂譜,由此我們不難知道古代“編鐘”提道理.
材料三:許多年前,“馬可波多”號帆船在“火地島”失蹤,經過多年的研究,揭開了“死亡之謎”,他們都是死于亞聲,這是一種人耳聽不到的聲音(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為20Hz--20kHz),頻率較低,而人的內臟的固有頻率和亞聲波極為相似,當二者相同時,會形成內臟的共振,嚴重時,把內臟振壞而喪生.
問題:(1)請你將上面材料中①和②兩處補上恰當的文字:① ,② .
(2)亞聲是指我們學過的 (選填“超聲”或“次聲”).
(3)從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體內臟的固有頻率大致低于 Hz.
材料四:氣溫影響著地面附近的空氣狀況,氣溫越高,地面附近空氣變得越稀薄,聲音在其中的傳播速度越快大,因而聲速與氣溫有關。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溫,地表附近的氣溫較上層的氣溫高,聲音在地表附近的傳播速度較上層快,所以地面上的聲源發出的聲音向四周傳播時是向上拐彎的。
(4)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遠的人也難以聽清對方的大聲喊叫,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聲源傳播時向 (上 / 下)拐彎。
(5)“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蘇城外寒山寺的鐘聲的傳播路徑向 (上 / 下)拐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