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科學家發現從空氣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72kg/m3,從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05 kg/m3.數據的細微差異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進一步研究中發現了新的氣體—氬,這一實驗說明密度是物質的一種 ,應用密度可以 物質。
小姬同學像科學家一樣去探索水的密度。
【設計實驗與進行實驗】
1)用調節好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
2)向燒杯中倒人適量的水,測出它們的總質量m2,則這些水的質量為 ;
3)再將燒杯中的水倒入圖所示的量杯中.測出水的體積V;
4)算出水的密度ρ
【評估】
請找出實驗中的兩個不足之處:(1) ;(2) 。
【提出問題】
改進實驗后,小姬同學測得這些水的密度為1g/cm。水常見的形態有固態、液態、氣態,她想水在固態和液態時的密度是一樣的嗎?
【設計實驗與進行實驗】
將這些水凝固成冰進行實驗,所獲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
實驗序號 | 冰的質量m/g | 冰的體積V/cm3 | 冰的密度ρ/(g·cm-3) |
1 | 36 | 40 | 0.9 |
2 | 45 | 50 | 0.9 |
3 | 54 | 60 | 0.9 |
【試題分析與論證】試題分析數據得到的結論是: 。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S1再閉合時,電流表測L1的電流
B. 使用測電筆時,手指應按住筆卡
C. 當導體ab左右移動時,電表指針會偏轉
D. 當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磁鐵磁性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測定小燈泡的電阻”實驗中,有如下器材:電壓表、電流表、開關、電壓為6V的電源、額定電壓是2.5V電阻約9Ω的小燈泡、標有“20Ω,1.5A”的滑動變阻器,導線若干.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1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要求連線不得交叉,電流表的量程選擇要恰當).
(2)甲組同學連接好最后一根導線,燈泡立即發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滅.檢查后,發現連線正確,請你找出實驗中操作不當之處.
(3)乙組同學閉合開關后,發現小燈泡不亮,但電流表有示數.接下來應進行的操作是 .
A.更換小燈泡
B.檢查電路是否斷路
C.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觀察小燈泡是否發光
(4)調節滑動變阻器,當小燈泡正常發光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2所示,則小燈泡此時的電阻是Ω(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5)小明分別測出了燈泡在暗、亮、很亮三種情況下燈泡的電阻值,發現阻值差異很大.他檢查操作過程無失誤,造成這種結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分)僅使用以下各組器材中,不能測出長方體金屬塊密度的是( )
A.刻度尺、天平和砝砰
B. 天平和砝碼、量筒、水、細線
C.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
D. 刻度尺、水、細線、燒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利用一定質量的水,研究水的體積和溫度的關系,并根據實驗數據作出V-t作出圖象,如圖,請根據此圖象回答下列問題:
(1)圖像中AB段反映的物理現象是_____;圖像中BC段反映的物理現象是_____。
(2)以上現象揭示了水的反常膨脹規律,由此進一步得出的結論是:水在4°C時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研究水的沸騰特點”實驗中:
(1)為了王完成本次實驗,由表格可知,應選用測溫物質為的溫度計.
測溫物體 | 凝固點/℃ | 沸點/℃ |
水銀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2)如圖甲所示,剛倒入熱水時發現溫度計管壁模糊,很難看清示數,主要原因是 .
(3)燒杯上方加一紙蓋后進行實驗,如圖乙所示.每隔1min記錄溫度計示數,并記錄數據如下表.
時間/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溫度/℃ | 88 | 90 | 92 | 94 | 96 | 97 | 98 | 98 | 98 |
由表中的數據可知,水面上方的氣壓1個標準大氣壓.水沸騰后繼續加熱,水的溫度(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質量不計的輕板AB可繞支點O在豎直面內轉動,OA=0.4m,OB=1.6m.水平地面上重為150N、底面積為0.025m2的甲物體通過繩與A端相連. 現有大小不計、重為50N的乙物體在水平拉力F=10N的作用下,以速度v=0.2m/s從支點O沿板面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求:
(1)當物體正好在支點O上時,甲物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2)乙物體可在輕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時間;
(3)乙物體在板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過程中,拉力F做的功及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圖甲測凸透鏡的焦距,圖乙“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在圖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圖甲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40cm
B.圖乙的成像的特點與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相同
C.圖乙中若用遮光板擋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現像的下半部分
D.圖乙中若在凸透鏡左側“戴”上近視鏡,光屏向右移動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想探究“不同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所用設備如圖所示。小明將聲源放入鞋盒內,在其四周塞滿待測材料.他設想了兩種實驗方案:
方案A.讓小明邊聽聲音,邊向后退,直至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
方案B.讓小明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處,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
通過實驗得到的現象及數據如下表格所示:
你認為最佳的方案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由表格中數據,可將待測材料隔聲性能按從好到差進行排序,依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