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次數 | F1 (N) | L1 (m) | F2 (N) | L2 (m) | F1×L1 | F2×L2 |
1 | 0.5 | 0.1 | 0.5 | 0.1 | 0.05 | 0.05 |
2 | 1 | 0.2 | 1 | 0.2 | 0.2 | 0.2 |
3 | 1 | 0.2 | 0.5 | 0.4 | 0.02 | 0.02 |
4 | 1.5 | 0.2 | 1 | 0.3 | 0.3 | 0.3 |
分析 (1)用歸納法得出普遍性的結論要滿足2個條件:一是樣本要有代表性,二是樣本數量足夠多;同時,不同物理量之間應注意不能做加法運算;
(2)分析上表中實驗數據得初步結論;
(3)根據杠桿的平衡定義結合便于測量力臂分析.
解答 解:(1)在1、2次實驗中,數據選擇太特殊,動力等于阻力,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就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可能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結論具有片面性,同時力臂和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能相加,應換用不同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結論.
根據實驗次數3、4可以得出甲同學的假設是錯誤的.
(2)分析上表中實驗數據,可得初步結論:F1×L1=F2×L2.(或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3)杠桿靜止不動或勻速轉動叫杠桿的平衡,故杠桿不在水平位置也能平衡,甲的觀點是正確的;
實驗中之所以將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是為了便于測量力臂(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的作用點與支點的距離剛好等于力臂的大小).
故答案為:(1)3、4;(2)F1×L1=F2×L2(或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3)正確.
點評 本題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考查歸納法的運用及對杠桿平衡的理解,體現了對過程和方法的考查.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2 m/s | |
B. | 中學生的課桌高約為1.5m | |
C. | 一只公雞的質量約為10公斤 | |
D. | 人的正常體溫為3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次數 | 動力F1/N | 動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1 | 2 | 3 | 1 | 6 |
2 | 4 | 3 | 2 | 6 |
3 | 6 | 3 | 3 | 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運動過程中,足球的重力方向在不停變化 | |
B. | 足球對腳的作用力和腳對足球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 | |
C. | 足球在空中能夠繼續飛行,是因為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 |
D. | 足球飛行路線發生了變化,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