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音叉發生的同時小球被彈開,音叉發聲的同時,也在振動;
(2)物理學法中轉換法的應用,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現象,不好直接認識它,我們常根據它們表現出來的看的見、摸的著的現象來間接認識它們;
(3)響度和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解答 解: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音叉發出聲音,且小球被彈開,說明聲音是由音叉的振動產生的;
(2)塑料小球將音叉的振動轉化成了塑料小球的振動,這是物理學中常用的轉換法,其作用是為了便于觀察;
(3)聲音的響度和振動的幅度有關,故加大力度敲擊音叉,塑料小球振動的振幅增大,故響度變大.
故答案為:(1)多次被彈開;聲音是由音叉的振動產生的;(2)轉換;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動,便于觀察;(3)大;發聲體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點評 本實驗是利用裝置驗證聲音產生的原因,知道此實驗利用了轉換法和放大法解決問題,知道響度與振幅有關.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密度大,硬度大 | B. | 密度大,硬度大 | C. | 密度小,硬度大 | D. | 密度小,硬度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U/V | 1.0 | 2.0 | 3.0 |
I/A | 0.1 | 0.2 | 0.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平靜的湖面相當于一個平面鏡 | |
B. | 湖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實像 | |
C. | 從岸上看見湖中的游魚是光發生折射形成的虛像 | |
D. | 岸上游客看到的水中魚的位置比實際的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把這樣規格的兩個小燈泡串聯連接在電源電壓為3V的電路中,電路的總電阻為20Ω | |
B. | 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功率是0.625W | |
C. | 燈泡的電流隨著電壓的增大而減小 | |
D. | 兩個燈泡并聯在電源電壓為2V的電源兩端,電路的總功率為0.8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