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為了讓同學們養成關注生活和社會的良好習慣,物理老師倡導同學們對身邊一些常見的物理量進行估測的實踐活動,以下是他們交流時的一些估測數據,你認為數據最符合實際的是( )
A.一個小鐵釘受到的重力約為5 N
B.成年人正常步行5 min通過的路程約為400 m
C.一般洗澡水的溫度約為85 ℃
D.一名中學生的體重約為200 kg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面列出的長度中,接近6厘米的是····································································· ( )
(A)墨水瓶的高度; (B)鉛筆芯的直徑;
(C)教科書的寬度; (D)桔子的半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用一個凸透鏡使一個明亮的物體成象在光屏上,如果用一張卡片遮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結果是 ( )
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C)像仍是完整的,但比不遮卡片時暗些; (D)像仍是完整的,完全不受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開展“生活處處有物理”的觀察實踐活動中,小明觀察了家里的廚房設備,在他所觀察到的現象和對現象的解釋中,正確的是( )
A.打開醋瓶能聞到酸味是因為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B.用高壓鍋煮食物容易熟,是因為鍋內氣體壓強越大,液體沸點越低
C.不慎滴入幾滴水到鍋內熱油中會發出“吱吱”聲,這是發生了升華現象
D.用煤氣爐煲湯,在沸騰時調大火焰能提高湯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方在觀察陽光通過甲、乙兩個眼鏡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時,發現兩個眼鏡形成的光斑不同。陽光通過眼鏡甲形成的光斑中間較四周亮,而陽光通過眼鏡乙形成的光斑中間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斷眼鏡甲是_________鏡,眼鏡乙是_______鏡。(選填“近視’’或“遠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為紀念“五三慘案”,我市在每年5月3日上午10時至10時30分都試鳴防空防災警報。警報聲能傳播很遠的距離,是因為它的
A.響度大 B.音調高 C.音色美 D.節奏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為了探究聲音的產生條件,有人建議利用以下幾個實驗現象
甲:放在鐘罩內的鬧鐘正在響鈴,把鐘罩內的空氣抽出一些后,鈴聲明顯減弱;
乙:使正在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水面濺起水花;
丙:吹笛子時,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丁:在吊著的大鐘上固定一支細小的筆,把鐘敲響后,讓筆尖在紙上迅速滑過,可以在紙上畫出一條來回彎曲的細線。
你認為,能說明聲音產生條件的實驗現象是哪個或哪幾個?其它的現象雖然不能說明聲音產生的條件,但是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