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語是我國民間文化的一部分,其語言簡練、含義深刻。有句諺語說:“霜前冷,雪后寒。”其中“霜前冷”說明霜是由于氣溫驟然________而使空氣中的水蒸氣發生________而形成的;“雪后寒”是因為雪在熔化或升華時需要________熱,因而氣溫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 第二章《聲現象》單元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果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變為0.1m/s,則我們周圍的世界會有什么變化?”關于這一問題的討論,一名學生提出了下列四個有關的場景,不正確的是( )
A. 教室內學生能更清楚地聽到教師的講課聲
B. 汽車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來的作用
C. 管樂隊在會場內的演奏效果將變差
D. 我們聽到萬米高空傳來客機聲時,卻不能看到該飛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物態變化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溫度最接近25 ℃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B. 人體感覺舒適的環境溫度
C. 夏季中午讓人感覺酷熱的溫度 D. 人的正常體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2018-2019學年度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1.4 嘗試科學探究 題型:單選題
豆漿和油條是我國北方居民的傳統套餐。眾所周知,熱豆漿在夏天冷卻得較慢,而冬天冷卻得較快。提出一個有科學探究意義并且易于操作的問題
A. 液體冷卻的快慢跟季節、室溫及其質量有什么關系?
B. 液體冷卻的快慢跟它和環境間的溫度差有什么關系?
C. 液體冷卻的時間跟它和環境間的溫度差有什么關系?
D. 液體冷卻的速度跟季節有什么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同步練習:第三章 第4節 升華和凝華] 題型:單選題
對下列四幅圖中物理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 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放熱 B. 雪的形成是凝華現象,吸熱
C. 霧的形成是汽化現象,吸熱 D. 露的形成是液化現象,放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4.3 平面鏡成像 同步練習題 題型:綜合題
圖中所示的是為水位測量儀示意圖,A點與光屏PQ在同一豎直平面上,從A點發出的一束與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變的激光,經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點處形成一個光斑.
(1)A點與水面相距3m,則A與它在水中的像A′之間的距離為________ m;
(2)畫出在光屏上的B點處形成光斑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____
(3)若光斑B向右移動了,說明水位________ (填“上升”或“下降”)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4.3 平面鏡成像 同步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汽車停放在水平路面上,所受的平衡力的是________;小明身高為1.5m,站立在平面鏡前2m處,他以0.1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離是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1.3 運動的快慢 同步練習題 題型:實驗題
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則;
(1)該實驗是根據公式________進行測量的;
(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________(填“大”或“小”);
(3)請根據圖中所給信息回答:SAB=________cm; VAC=________m/s;
(4)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3.1 溫度 同步練習題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的溫度計的示數為 ℃。如圖所示,某同學在稱量前,調節托盤太平平衡時,發現指針停在分度盤的左側,要使天平平衡,應將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