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同一物體分別逐漸浸入到水和酒精中,為了便于操作和準確收集數據,用升降臺調節溢水杯的高度來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他們觀察并記錄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及排開液體的體積。實驗數據記錄在下表中。
(1)分析表中數據,實驗所用物體的重力為 N,第一次實驗中物體所受的浮力F浮= N。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結論:當液體的種類相同時,排開液體的體積
越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可初步得出結論: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3)請你計算出第一次實驗中物體排開水受到的重力G排= N。通過比較每次實驗中物體受到的浮力和它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系,可以驗證____ 原理。
(4)本實驗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選用了不同液體并進行了多次實驗,其目的是為
了 (選填字母序號)。
A.尋找普遍規律 B.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5)實驗中小明同學觀察到將同一個物體浸沒在密度越大的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越 。于是他靈機一動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重1.5N的物塊,如圖甲所示;當他把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0.5N,他就在0.5N處對應標上1.0g/cm3的字樣;當他把物塊浸沒在酒精中時,如圖丙所示,應該在彈簧測力計刻度盤的 N處對應標上0.8g/cm3字樣,聰明的他就將圖甲所示裝置改裝成了一個能測液體密度的密度秤。
(1)2;0.5
(2)大;1、4或2、5或3、、6
(3)0.5;阿基米德
(4)A
(5)小;0.7
【解析】
試題分析:(1)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物體的重力為2N,當物體處在液體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5N,物體受到的浮力為0.5N。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和3(或4、5和6),當液體的種類相同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4或2、5或3、、6可初步得出結論: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3)第一次試驗中,物體排開水的重力。比較每次實驗中物體受到的浮力和它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系,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4)本實驗是探究實驗,多次實驗是為了尋找普遍規律。
(5)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它自身的體積,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浸沒在密度越大的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越小。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0.5N,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物體的體積。
物體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所以應該在0.7N的地方表上0.8g/cm3。
考點: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阿基米德原理的應用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屆海南省海口市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下列情況中,物體既具有動能又具有勢能的是( )
A.海上航行的輪船 B.空中飛行的子彈
C.吊在天棚上的電燈 D.拉長的橡皮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屆江蘇省無錫市崇安區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統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2年1月14日早上,長江路32號附近路面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兩部同向行駛的汽車發生“追尾”。觀察汽車A的尾部(如圖所示),說明力能夠改變物體的___________;“追尾”碰撞的一瞬間,B汽車對A汽車的撞擊力______A汽車對B汽車的力(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屆江蘇省無錫市崇安區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統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頭發,會發現頭發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
A.梳頭時,空氣進入頭發
B.頭發和梳子摩擦后,頭發帶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C.梳子對頭發有力的作用
D.梳頭時,頭發的毛囊會收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屆江蘇省無錫市崇安區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統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體的質量最接近2×106mg的是( )
A.一個蘋果 B.一張課桌 C.一本物理書 D.一只公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屆江蘇省太倉市八年級期末教學質量調研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輪,輕質小盤通過一根繞過定滑輪的細繩與桌面上質量為0.4kg的木塊相連,當小盤內放有重力為0.5N的砝碼使木塊未被拉動,這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當小盤內放有重為0.6N的砝碼時,木塊正好作勻速運動,當小盤內放上重為0.7N的砝碼時,小盤拖動木塊運動,當小盤落在地面上后,木塊繼續運動,此時木塊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屆江蘇省太倉市八年級期末教學質量調研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這是陸游《村居書喜》中的兩句詩.對于前一句,從物理學角度可以理解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無規則(熱)運動加快,說明當時周邊的氣溫突然 ;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葉上的水珠隨荷葉拂動而滾動不止,當兩滴滾動的水珠相遇時,會匯合變成一滴較大的水滴,這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屆廣東省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一質量為54g,體積為20cm3的金屬塊,它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年湖北省棗陽市中考模擬理科綜合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家庭浴室中常用的燈暖型浴霸是通過燈泡的熱輻射來升高光照區域內空氣溫度的,小明家浴室內浴霸由四只標有“220V 250W”的同規格發熱燈組成,小明測得浴室的面積為6m2,高為2.5m,查資料得知當地空氣的密度為1.2kg/m3,比熱容為1.0×103J/(kg?℃),當四只燈泡同時正常工作25min后,測得浴室內空氣溫度從13℃上升到28℃,求:
(1)浴室內空氣吸收的熱量;
(2)浴霸加熱浴室內空氣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