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響鼓也要重錘敲”,說明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 |
B. | “聞其聲知其人”,說明可以根據音色來判斷說話者 | |
C. | “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音調高 | |
D. | “隔墻有耳”,說明固體能傳聲 |
分析 聲音有三大特征,分別是響度、音調和音色.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它與振幅有關.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與頻率有關.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與特色,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音色是不同的.
解答 解:A、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響鼓也要重錘敲”,說明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且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故A正確.
B、不同人說話的特點不同,“聞其聲知其人”,說明可以根據音色來判斷說話者,故B正確.
C、“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響度大,故C錯誤.
D、墻壁是固體,“隔墻有耳”,說明固體能傳聲,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聲音的三個特征,及其相關因素,同時要了解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這一特點,平時學習中要經常背誦這部分的內容,做到熟能生巧.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走向平面鏡時,人在鏡中的像越來越大 | |
B. | 立竿見影中的影是光反射的結果 | |
C. | 猴子撈月亮時,水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 |
D. | 水中的倒影是物體經水面形成的虛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的電阻值大于乙的電阻值 | B. | 甲的電壓大于乙的電壓 | ||
C. | 甲的電阻為5Ω | D. | 甲的電流大于乙的電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