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盧瑟福建立了類似行星繞日的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 |
B. | 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變小,直接證明了分子間存在引力 | |
C. | 摩擦起電是通過摩擦的方法創造了電荷 | |
D. | 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恒星是絕對不動的 |
分析 (1)1909年英國物理學家盧瑟福和他的同事們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示意圖,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2)構成物體的分子并不是非常緊密的排列在一起的,分子之間有間隙;
(3)摩擦起電不是創造了電荷,而是電荷的轉移;
(4)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絕對不動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解答 解:
A、物理學家盧瑟福和他的同事們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示意圖,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所以A正確;
B、水和酒精混合后總體積變小,直接證明了分子間存在間隙,所以B錯誤;
C、摩擦起電不是創造了電荷,而是電荷的轉移,所以C錯誤;
D、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恒星是運動的,因為宇宙中絕對不動的物體是不存在的,所以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較多,但難度不大,屬于一些常識性的知識點,是我們應熟知的.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物體的質量m/g | 30 | 50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彈簧測力計示數F/N | 0.3 | 0.5 | 1.0 | 1.5 | 2.0 | 2.5 | 無刻度讀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飛行過程中,慣性在減小 | |
B. | 鉛球從a點到b點飛行過程中受到推力和重力的作用 | |
C. | 飛行過程中,鉛球的運動狀態不斷改變 | |
D. | 鉛球在b點處于平衡狀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藥瓶和鹽水的總質量m總/g | 藥瓶和剩余鹽水的總質量m總/g | 倒出鹽水的質量m/g | 倒出鹽水的體積V/cm3 | 鹽水的密度 ρ/g•cm-3 |
50 | 28.6 | 21.4 | 20 | 1.0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