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已知磚的重力,可以得到質量;已知磚的長、寬和高,可以得到體積;利用密度公式計算其密度;
(2)根據它們對地面的壓強均為p,結合公式p=ρgh可判斷出兩者的密度大小比例,又是沿水平方向切去體積均為V的部分,底面積不變,壓力的變化部分是切去的V的部分,再結合公式p=$\frac{F}{S}$計算.
解答 解:
(1)由G=mg可得,A磚的質量為:mA=$\frac{{G}_{A}}{g}$=$\frac{160N}{10N/kg}$=16kg,
A磚的體積為:VA=0.4m×0.2m×0.1m=0.008m3,
則A磚的密度為:ρA=$\frac{{m}_{A}}{{V}_{A}}$=$\frac{16kg}{0.008{m}^{3}}$=2×103kg/m3;
(2)當A磚側放、B磚立方在水平地面時,A、B磚對地面的壓強相等,pA=pB,
規則固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frac{F}{S}$=$\frac{G}{S}$=$\frac{mg}{S}$=$\frac{ρVg}{S}$=$\frac{ρShg}{S}$=ρgh,
所以ρAghA=ρBghB,
即ρAg×0.2m=ρBg×0.4m,
所以$\frac{{ρ}_{A}}{{ρ}_{B}}$=$\frac{0.4m}{0.2m}$=$\frac{2}{1}$;
將A、B磚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體積,底面積不變,
對地面的壓力變化是切去的部分,即:△F=△G=ρV切g,
所以,兩正方體對地面壓強的變化量之比:
△pA:△pB=$\frac{{ρ}_{A}{V}_{切}g}{{S}_{A}}$:$\frac{{ρ}_{B}{V}_{切}g}{{S}_{B}}$=$\frac{{ρ}_{A}}{{S}_{A}}$×$\frac{{S}_{B}}{{ρ}_{B}}$=$\frac{2}{1}$×$\frac{0.2m×0.1m}{0.4m×0.1m}$=$\frac{1}{1}$.
故答案為:2×103;1:1.
點評 本題考查密度的計算以及柱狀固體的壓強問題,要根據已知條件,靈活選用壓強計算式p=$\frac{F}{S}$和p=ρgh(適用于實心柱體對支撐面的壓強)進行分析解答.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孤掌難鳴”--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 |
B. | “如坐針氈”--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可以增大壓強 | |
C. | “水往低處流”--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 |
D. | “秤砣雖小壓千斤”--杠桿平衡條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動能不變,機械能不變 | B. | 勢能減小,機械能不變 | ||
C. | 動能不變,勢能也不變 | D. | 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此標志為限速標志 | |
B. | 此標志為限重標志 | |
C. | 汽車對該路面的壓力不得超過2000N | |
D. | 汽車通過該路段的速度不得超過20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通過兩段導體的電流:IAB<IBC | B. | 兩段導體的電阻值:RAB=RBC | ||
C. | 兩段導體的電阻值:RAB>RBC | D. | 兩段導體發熱的功率:PAB<PB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