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
A.陶瓷、石墨、食鹽水溶液都是導體
B.空氣、蒸餾水、不銹鋼部屬于混合物
C.扳手、鉗子、翦鐵皮的剪子都是省力杠桿
D.臺秤、天平、彈簧測力計都是測量質量的工具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湖北黃岡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熱風槍常用于工程裝修、服裝制造等行業.工作時,利用其吹出的熱風使材料熔化或軟化,從而達到去除舊漆膜、彎曲塑料管.換裝瓷磚等目的,圖甲是某型號熱風槍的簡化電路圖,其中電熱絲R1的最大功率為2000W,R2、R3可分別調節溫度和風量,不計溫度對R1阻值的影響,請解答:
(1)圖乙中的P、Q處為該型號熱風槍的電熱絲和電動機預留安裝位置,應將電動機安裝在 處,否則 (說出一點即可).
(2)當R2接入電路電阻為30.8Ω時,R1上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3)已知R1達到最大功率時,從出風口吹出的空氣溫度升高了400℃,若將R1的功率調為1500W,則從出風口吹出的空氣溫度升高了多少?設熱效率相同、相同時間內吹出的空氣質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黑龍江龍東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選取一根自動鉛筆芯,固定夾子A,夾子B向右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路中的電阻變大,燈泡變亮
B. 電路中的電阻變小,燈泡變亮
C. 電路中的電阻變大,燈泡變暗
D. 電路中的電阻變小,燈泡變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河北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小明家新買了一個電熱水器,剛接入電路,家里的空氣開關就斷開了.他猜想造成空氣開關斷開的原因是:①連入電路中的用電器總功率過大:②電熱水器或插頭處短路.于是他請電工師傅檢修后,將空氣開關復位,只讓電熱水器單獨工作,家里標有“2000r/kW•h”電能表的轉盤3min內轉了100轉,電熱水器的功率為__W.小明猜想__(選填序號)是正確的.(己知電熱水器接入電路前,小明家正在使用的用電器的總功率約為3200W,空氣開關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40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河北卷)物理(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燭焰像,將蠟燭向凸透鏡移近一倍焦距的距離。下列燭焰成像情況,不可能出現的是 ( )
A.縮小的實像 B.等大的實像
C.放大的實像 D.放大的虛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句容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小明進火車站時看到,所有行李都要進行“安檢”.他仔細觀察發現,特別是大件行李放到水平傳送帶上時,相對于傳送帶向左滑動,然后與傳送帶一起向右勻速運動.小明的行李重180N,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2倍.行李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右”或“沒有”),隨傳送帶一起勻速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句容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下列四項運動包含了一些物理知識,其描述正確的是
A.跳水運動員在空中下落的過程中,是因為力改變了運動員的運動狀態
B.足球運動員對球的作用力和球受到的重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C.舉重運動員將杠鈴舉在空中靜止時,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他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籃球運動員拋出的籃球在空中能上升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陜西師范大學附中九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某大會議室里安裝了100只相同的LED節能燈,這些燈全部正常發光2h,且無其他用電器工作時,電能表的示數由變為
。已知每只燈的額定電壓均為220V,則通過每只燈泡的電流為_______A;實驗表明,一只這樣的節能燈與一只60W的白熾燈正常發光時亮度相同。那么與使用相同數量的60W白熾燈相比,100只這樣的節能燈正常發光2h可節約電能______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陜西師范大學附中九年級第三次模擬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是電阻甲和乙的U-I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阻甲和乙都是阻值不變的電阻
B.當乙兩端電壓為2V時,R乙=5Ω
C.甲、乙串聯在電路中,當電路電流為0.2A時,電源電壓為2V
D.甲、乙并聯在電路中,當電源電壓為2V時,電路每秒內消耗總電能為1.2J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