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直角梯形ABCO的兩邊OA,OC在坐標軸的正半軸上,BC∥軸,OA=OC=4,以直線
為對稱軸的拋物線過A,B,C三點。
(1)求該拋物線的函數解析式;
(2)已知直線的解析式為
,它與
軸交于點G,在梯形ABCD的一邊上取點P。
①當時,如圖1,點P是拋物線對稱軸與BC的交點,過點P作PH⊥直線
于點H,連結OP,試求△OPH的面積;
②當時,過點P分別作
軸,直線
的垂線,垂足為E,F。是否存在這樣的點P,使以P,E,F為頂點的三角形是等
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點P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如圖①,在矩形ABCD中,AB=10cm,BC=8cm,點P從A出發,沿A→B→C→D路線運動,到D停止;點Q從D出發,沿D→C→B→A路線運動,到A停止.若點P、點Q同時出發,點P的速度為每秒1cm,點Q的速度為每秒2cm,a秒時點P、點Q同時改變速度,點P的速度變為每秒bcm,點Q的速度變為每秒dcm.圖②是點P出發x秒后△APD的面積S1(cm2)與x(秒)的函數關系圖象;圖③是點Q出發x秒后△AQD的面積S2(cm2)與x(秒)的函數關系圖象.
(1)參照圖②,求a、b及圖②中的c值;
(2)求d的值;
(3)設點P離開點A的路程為y1(cm),點Q到點A還需走的路程為y2(cm),請分別寫出動點P、Q改變速度后y1、y2與出發后的運動時間x(秒)的函數關系式,并求出P、Q相遇時x的值.
(4)當點Q出發 _________ 秒時,點P、點Q在運動路線上相距的路程為2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某學校教研組對八年級360名學生就“分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支持程度進行了調查,隨機抽取了若干名學生進行調查,并制作統計圖,據此統計圖估計該校八年級支持“分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學生約為(含非常喜歡和喜歡兩種情況)( )
| A. | 216 | B. | 252 | C. | 288 | D. | 32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