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A、B兩地相距450千米,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已知甲車的速度為100千米/時,乙車的速度為80千米/時,___________小時后兩車相距30千米.
【答案】或
【解析】
應該有兩種情況,第一次應該還沒相遇時相距30千米,第二次應該是相遇后交錯離開相距30千米,根據路程=速度×時間,可列方程求解.
設第一次相距30千米時,經過了x小時,
由題意,得(100+80)x=450-30,
解得x=;
設第二次相距30千米時,經過了y小時,
由題意,得(100+80)y=450+30,
解得y=,
故經過小時或
小時相距30千米.
故答案為:或
【點睛】
本題考查理解題意能力,關鍵知道相距30千米時有兩次以及知道路程=速度×時間,以路程做為等量關系可列方程求解.
【題型】填空題
【結束】
18
【題目】如圖,一個長方體的表面展開圖中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四條邊都相等),則根據圖中數據可得原長方體的體積是_________cm3.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5月27日,太原與大同之間開通了“點對點”的云岡號旅游列車(中間不停車),該列車為空調車,由6節硬座車廂、1節軟臥車廂、1節硬臥車廂組成.行駛的路程約300km,該旅游列車從太原站出發,以平均速度110km/h開往大同.用x(h)表示列車行駛的時間,y(km)表示列車距大同的距離.
(1)寫出y與x之間的函數關系式;
(2)當該旅游列車距大同就還有80km時,求行駛了多長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點A、B分別是反比例函數y= (x>0),y=
(x<0)的圖象上的點,且,∠AOB=90°,則
的值為( )
A.4
B.
C.2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ABCD中,E,F分別為邊AB,CD的中點,BD是對角線.
(1)求證:△ADE≌△CBF;
(2)若∠ADB是直角,請證明四邊形BEDF是菱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直角梯形ABCD中,DC∥AB,∠DAB=90°,AC⊥BC,AC=BC,∠ABC的平分線分別交AD、AC于點E,F,則 的值是( )
A.
B.
C. +1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3(m+1)x+2m+3=0
(1)如果該方程有兩個不相等的實數根,求m的取值范圍;
(2)在(1)的條件下,當該方程的根都是整數,且|x|<4時,求m的整數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