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2屆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九年級調研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我國根據某些傳染病的發病規律,有計劃地對兒童及青少年進行預防接種,比如通過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接種卡介苗能使人在不發病的情況下產生抵抗結核病的抗體 |
B.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
C.目前還不能通過接種疫苗的方法預防艾滋病 |
D.計劃免疫有利于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九年級調研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右圖為血液循環過程中血液內某物質含量的變化,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若B為肺泡外毛細血管,D為組織細胞間毛細血管,則該物質 一定是氧氣 |
B.若B為腎小球毛細血管,D為腎小管外毛細血管,則該物質可能是蛋白質 |
C.若B 為小腸絨毛內毛細血管,則該物質一定是營養物質 |
D.無論該物質為何種物質,B和D都一定是毛細血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九年級調研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消化和吸收的敘述中,正確的一項是( )
A.吃饅頭時,越嚼越感覺甜,是因為淀粉在口腔內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
B.患有肝炎的病人應少吃油膩的食物,原因是肝臟分泌的膽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
C.小腸是消化的主要場所是因為小腸內含有的消化酶的種類最多 |
D.食物中的某些蛋白質可以不經過消化直接由小腸絨毛吸收進入血液,成為血漿蛋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九年級調研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將綠色葉片放在暗處數小時“饑餓”處理(消耗掉葉片中的淀粉)后,再把葉片的一部分遮光處理,其它部分則接受光照。一段時間后,將該葉片經脫色、漂洗再用碘液處理,結果遮光部分不變藍,受光照射部分變藍。下列有關本實驗的分析及結論不合理的是 ( )
A.有無光照是葉片不同區域顯現不同顏色的唯一原因 |
B.如果實驗前不將綠葉放在暗處數小時,葉片遮光部分用碘液處理后也可能變成藍色 |
C.本實驗說明綠葉在光下能制造淀粉,在無光時則不能制造淀粉 |
D.實驗證明葉綠素能利用光能將CO2轉變成淀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九年級調研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把一片新鮮的葉片浸在盛有熱水的燒杯中,會看到葉片的表面產生了許多的氣泡,而且實驗顯示葉片背面產生的氣泡比正面的多。由此可以說明( )
A.葉片背面的呼吸作用比正面強,釋放的二氧化碳多 |
B.葉片背面的光合作用比正面強,釋放的氧氣多 |
C.葉片背面表皮上的氣孔數目比正面多 |
D.葉片背面表皮上的氣孔數目比正面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九年級調研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關于藻類、苔蘚、蕨類及種子植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藻類植物沒有根、莖、葉的分化;蕨類、種子植物根、莖、葉內均有輸導組織 |
B.苔蘚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敏感,常作為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
C.苔蘚、蕨類靠孢子繁殖后代,種子植物靠種子繁殖后代 |
D.玉米種子的胚由胚芽、胚軸、胚根、胚乳組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九年級調研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某生態系統的食物網,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食物網中數量最多的生物是鷹 |
B.該食物網中蛇和鷹既是競爭關系也是捕食關系 |
C.該圖中體現了生態系統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兩種成分 |
D.在該食物網中動物體內的物質和能量歸根到底都來自植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湖南省永州市寧遠八中畢業會考模擬試卷(一)(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下面甲~丁圖是某些常見的生物學曲線,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圖中ce段表示葉片只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 |
B.乙圖中AB段表示吸氣,BC表示呼氣 |
C.丙圖表示菜豆種子萌發及幼苗長成植物體過程中,有機物含量的變化 |
D.丁圖反映原尿經過腎小管后,尿素濃度發生的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湖南省永州市寧遠八中畢業會考模擬試卷(一)(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右圖甲、乙兩個玻璃瓶中分別裝有等量的萌發種子和煮熟種子,加蓋并放在溫暖的地方一晝夜后,將燃燒的蠟燭同時放入甲、乙兩瓶中,結果甲瓶中的蠟燭立即熄滅,乙瓶中的繼續燃燒。此實驗現象可以證明種子的呼吸作用
A.分解有機物 |
B.消耗氧氣 |
C.釋放能量 |
D.消耗二氧化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