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將綠色葉片放在暗處數小時“饑餓”處理(消耗掉葉片中的淀粉)后,再把葉片的一部分遮光處理,其它部分則接受光照。一段時間后,將該葉片經脫色、漂洗再用碘液處理,結果遮光部分不變藍,受光照射部分變藍。下列有關本實驗的分析及結論不合理的是 ( )
A.有無光照是葉片不同區域顯現不同顏色的唯一原因 |
B.如果實驗前不將綠葉放在暗處數小時,葉片遮光部分用碘液處理后也可能變成藍色 |
C.本實驗說明綠葉在光下能制造淀粉,在無光時則不能制造淀粉 |
D.實驗證明葉綠素能利用光能將CO2轉變成淀粉 |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湖南省永州市畢業會考模擬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將綠色葉片放在暗處12小時,再將此葉
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錫箔遮光。光照一段時間后,用碘蒸汽處理葉片,
結果發現葉片的曝光部分顯藍色,遮光部分顯棕色,如圖所示,該實
驗可以證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葉綠素
④光合作用能產生淀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