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青藏鐵路的唐古拉山越嶺段,海拔5000多米,風大且頻,氣溫很低,這里的松樹都匍匐在地面,稱為“爬地松”。影響這種松樹形態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溫度 C.空氣 D.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都體現了( )
A.生物能影響環境 B.生物能適應一定的環境
C.環境能影響生物的生存 D.生物與環境可以相互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8年初南方部分省區遭受了罕見的冰凍災害,造成某些地區的植物大面積死亡,這種現象說明( )
A.生物能適應環境 B.環境能影響生物的生活
C.生物能影響環境 D.生物能生長、發育和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樟樹上下相鄰的葉片互不遮擋,能使每片葉都盡可能多地接受陽光的照射,這種現象可說明( )
A.環境能適應生物 B.環境不能影響生物
C.生物能適應環境 D.生物不能影響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8年奧運帆船比賽地——青島。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有著豐富的藻類植物資源,海灣淺水處長綠藻,稍深處長褐藻,再深處長紅藻。藻類植物的這種分布主要受哪種因素的影響? ( )
A.陽光 B.溫度 C.氣體 D.鹽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7分)某生物興趣小組進行實驗操作如下,請分析回答:
①將銀邊天竺葵置于暗處48小時;
②將葉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圖所示),塑料袋內放入適量的固體氫氧化鈉(氫氧化鈉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③將處理后的銀邊天竺葵移到陽光下2小時后摘取葉片A和葉片B;
④把葉片A、B分別進行水浴加熱后漂洗;
⑤漂洗后分別對葉片A、B滴加碘液。
(1)步驟①將銀邊天竺葵置于暗處48小時的目的是將葉片中原有的 運走耗盡。
(2)葉片A滴加碘液后綠色部分變為 色,非綠色部分變為棕黃色,說明綠色部分進行了光合作用,產物是 ,該實驗的變量是有無 ,綠色部分與非綠色部分形成了 實驗。
(3)葉片B滴加碘液后沒有變藍,是因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
(4)步驟④水浴加熱的目的是脫去葉片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