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宋代詩人蘇軾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寫道:“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詩描述的是哪一種非生物因素影響了鴨的生活( )
A.光 B.溫度 C.水 D.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顯微鏡觀察人體的結構,你可以發現一個奇妙的微觀世界。請回答下列問題
(1)顯微鏡對光時,轉動轉換器,使__(填“低倍”或“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2)圖1中,決定物像放大倍數的結構是__(填標號)。
(3)圖2是人血涂片視野,當人體有炎癥時,數量高于正常值的是[]白細胞。
(4)圖3是小魚尾鰭內血液流動的視野,[⑧]__內紅細胞呈單行通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豌豆的高莖(D)對矮莖(d)為顯性,且由一對基因控制。兩株高莖的豌豆雜交后,子一代植株中高莖和矮莖的比例是3:1,則親本的基因為( )
A. Dd和DD B. Dd和dd C. Dd和Dd D. DD和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劇烈運動時,呼吸頻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同時有機物的消耗增加,補充糖類食物是恢復體力的最有效方法.淀粉是人體的主要糖類來源,它進入體內被組織細胞利用需經一系列的生理過程.圖一是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實驗裝置,圖二是某人在一次呼吸時肺內氣壓的變化曲線,圖三是淀粉的消化終產物進入血液和組織細胞的過程及部分相關代謝活動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為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現取新鮮的饅頭,切成大小相同的三份,兩份處理為碎肩,一份保持饅頭塊,設計了圖一中的三組實驗,具體估做去如下:
①組試管加入饅頭碎肩與2毫升清水,充分攪拌;②組試管加入饅頭塊與2毫升唾液,不攪拌;③組試管加入饅頭碎肩與2毫升唾液,充分攪拌.
若以“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為變量進行探究時,應選取______實驗裝置.將三支試管同時放入37℃溫水中,5至10分鐘后取出,滴加碘液、搖勻,發現______組試管不變藍,這是因為______.
(2)圖三中,淀粉的消化終產物經過程①______進入血液,來自過程②的氧透過______進入血液,最終氧和葡萄糖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組織細胞的______中,進行呼吸作用釋放能量,供生命活動需要.
(3)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隨血液循環到達肺,通過圖三中過程③排出體外.此過程對應圖二中曲線______段,此時肋間肌和膈肌處于______狀態.
(4)細胞生命活動產生的尿素等廢物主要由腎臟形成尿液排出體外.一個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約180升,而實際每天排尿約1.5升,這是因為圖三中[______]______.如果一個人的尿液中出現了大分子蛋白質,則發生病變的結構可能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過程,請你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①②試管構成一組對照實驗,其變量是 .
(2)應將2只試管同時放到 ℃的溫水中,其目的是模擬人體的口腔溫度,在此溫度時唾液淀粉酶活性最強.
(3)5到10分鐘后取出2只試管,各滴加兩滴碘液,搖勻,其中不變藍的試管是②號,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圖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在圖1中玉米切面上加碘液,圖中2會變藍
B. 圖2中的②分布大量毛細血管,有利于氣體交換,是魚的呼吸器官
C. 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由圖3中的③分泌的
D. 在由圖4中生物構成的食物鏈中,物質和能量流動的方向是:丙→丁→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處于平衡狀態的某溫帶草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請根據圖回答:
(1)這個生態系統的食物網中包括_____條食物鏈。
(2)個體數目最多的是______。
(3)此生態系統中,兔與草的關系是_____,有毒物質在_____的體內富集最多。
(4)如果由于自然災害使草的數量大減,則鷹的數量會_____。
(5)停止圍獵后,經過若干年的恢復,狼的數量顯著增加,草原植被也得到恢復。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_____________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