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食物鏈是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由捕食關系而形成食物鏈.
解答 解:(1)生態系統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和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腐生細菌、真菌.由圖可知,生產者有綠色植物,消費者有食草的昆蟲、食蟲鳥、鷹、鼠、兔、蛇,圖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了食物網.計算食物網中食物鏈的條數,從生產者開始先算有有幾個分支,再分別算出每個分支有幾條,最后算出每個分支的條數和.即:綠色植物→昆蟲→食蟲鳥→鷹、綠色植物→昆蟲→食蟲鳥→蛇→鷹、綠色植物→兔→鷹、綠色植物→鼠→蛇→鷹,該食物網由4條食物鏈構成,此圖最長的一條食物鏈是:草→食草昆蟲→青蛙→蛇→鷹.
(3)若此生態系統受某重金屬元素污染,由于有毒物質無法被排出和分解,隨著食物鏈逐級積累,鷹的營養級別最高,則該金屬元素積累較多的生物是 鷹.
(4)在生態系統中只有綠色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陽能.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儲存能量,同時釋放出氧氣,有機物中儲存著來自陽光的能量.因此,生態系統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能.
(5)草的顏色一般為綠色,有利于吸收太陽光,兔的體色一般與棲息環境一致,有利于躲避敵害,這些現象說明生物能適應一定的環境.草場具有防風固沙的作用,兔數量驟增又會破壞草場,這說明生物對環境又有影響.
故答案為:(1)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草→食草昆蟲→青蛙→蛇→鷹
(3)鷹
(4)太陽能
(5)適應;影響
點評 解題的關鍵是知道生態系統的組成以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血液流經肺部時二氧化碳的含量變化 | |
B. | 血液流經肌肉時二氧化碳的含量變化 | |
C. | 血液流經小腸時氧含量的變化 | |
D. | 人進入高原后白細胞數量的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某“早餐奶”是否含有蛋白質?可用雙縮脲試劑檢測,看被測液體出現轉紅色則含有蛋白質 | |
B. | 某“奶粉”是否添加了面粉?可用碘液檢測,看被測液體出現藍色則含有淀粉 | |
C. | 某“水果”是否含有維生素C?可用加碘的淀粉溶液檢測,若被測液體能使之褪色則含有維生素C | |
D. | 某“包裝食品”是否過期?可用識別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辦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器官 狀態 | 骨骼肌 | 消化 器官 | 腎臟 |
休息時血量(毫升/分鐘) | 1200 | 1400 | 1100 |
鍛煉時血量(毫升/分鐘) | 12500 | 600 | 6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植物缺少無機鹽,影響生長 | B. | 植物缺少水,影響光合作用 | ||
C. | 根部缺少水,影響生長 | D. | 根部缺少空氣,影響呼吸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明亮 | 7 | 4 | 1 | 0 | 0 | 0 | 0 | 0 |
陰暗 | 13 | 16 | 19 | 20 | 20 | 20 | 20 | 20 |
A. | 該實驗過程中明暗兩種環境的差異只能是光照 | |
B. | 該小組重復實驗5次利于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 | |
C. | 實驗中明暗兩種環境所放入的鼠婦大小可以不同 | |
D. | 該小組的實驗結果說明了光照會影響鼠婦的分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