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血液循環是指血液在心臟和全部血管所組成的管道中進行的循環流動,根據血液流動的途徑的不同,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兩部分;圖示中,A、B、C、D表示心臟的四個腔: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
解答 解:(1)心臟有四個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連通肺靜脈,右心房連通上下腔靜脈,左心室連通主動脈,右心室連通肺動脈;即與上、下腔靜脈相連的A是右心房,與主動脈相連的D是左心室,B左心房、C右心室.
(2)分析圖示可知:血液流經身體各部分的組織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時,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將運來的營養物質和氧氣供給細胞利用,將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帶走;這樣,血液就由動脈血變成了靜脈血;血液流經肺部毛細血管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氣進入血液,這樣,血液由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因此與心臟相連的四條血管中流靜脈血的有肺動脈、上下腔靜脈.上圖所示結構中流靜脈血的有:上、下腔靜脈,肺動脈,右心房,右心室.
(3)肺泡外纏繞著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只有一層上皮細胞.肺泡里的氧氣擴散進入血液,要通過兩層細胞: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經過四層細胞膜;氧氣進入血液后,再進入紅細胞與血紅蛋白結合,又經過了一層細胞膜;因此肺泡內的氧氣進入血液中的需要經過2層細胞.
(4)吸氣過程.吸氣時,膈肌與肋間肌收縮,膈的頂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胸廓的容積擴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
(5)血液在組織處毛細血管與組織細胞進行物質交換,血液中的氧氣和營養物質進入組織細胞的線粒體,組織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進入血液;從圖示中的箭頭來看,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氣.
(6)小腸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血液流經小腸處的毛細血管后,血液中的營養物質增多,同時血液中的氧氣被小腸中的組織細胞利用,因此血液流經小腸絨毛處毛細血管后變成了含營養物質豐富的靜脈血.
故答案為:(1)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
(2)上、下腔靜脈,肺動脈,右心房,右心室
(3)2
(4)收縮
(5)氧氣;線粒體
(6)營養物質;靜脈血
點評 此題以圖示為依托,考查了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有關知識點,難度較大.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⑤ | B. | ③④ | C. | ②⑤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受精作用發生在女性卵巢里 | |
B. | 胎兒通過胎盤和臍帶與母體完成物質交換 | |
C. | 胎兒在母體內已開始了呼吸運動 | |
D. | 嬰兒出生后吸食母乳屬于條件反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