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只適于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主要原因是
A.沒有根、莖、葉B.用種子繁殖后代
C.生殖都離不開水D.體內無輸導組織
【答案】C
【解析】
苔蘚植物生活在潮濕的地方,通常具有莖和葉的分化,沒有根,只有假根其固定作用,但莖中無導管,葉中無葉脈;蕨類植物生活在陰濕的陸地上,有了根、莖和葉,體內具有輸導組織。
A.苔蘚植物有莖和葉的分化,沒有真根,蕨類植物有根、莖、葉,故A不符合題意。
B.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屬于孢子植物,不產生種子,故B不符合題意。
C.苔蘚植物的受精必須借助于水,由于卵的成熟,促使頸溝細胞與腹溝細胞的破裂,精子游到頸卵器附近,通過破裂的頸溝細胞與腹溝細胞而與卵結合,其受精離不開水,適于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蕨類植物靠孢子繁殖,當孢子萌發時可形成原葉體。原葉體的腹面上長有雌、雄生殖器官,當原葉體被水浸濕時,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與卵細胞結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發育成新的植物體,可見蕨類植物的受精作用離不開水,蕨類植物只能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只適于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主要原因是生殖都離不開水,故C符合題意。
D.苔蘚植物無輸導組織,蕨類植物有根,莖和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植物長得比較高大,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顯微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B.對光完成的標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圓形視野
C.用顯微鏡觀察應為字母“P”,視野中看到的物象是“d”
D.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工輔助授粉的意義是( 。
A.協助植物的自花傳粉
B.使植物提前開花結果,產生種子
C.蟲媒花在自然環境下傳粉的幾率很低
D.可以彌補自然狀態下異花傳粉的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的實驗設計,請根據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種子的數量(個) | 種子所處的環境 (其他外界條件均適宜) | |
A | 3 | 少量水,20℃ |
B | 3 | 無水,20℃ |
C | 3 | 少量水,-10℃ |
D | 3 | 能將種子淹沒的水,20℃ |
(1)用A號瓶與B號瓶進行對照,所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溫度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應用__________兩瓶做對照實驗。
(3)A號瓶預期的實驗結果是__________,D號瓶預期的實驗結果是__________。據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本實驗設計中的一處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測定種子的發芽率,應該讓種子處在與上表哪個瓶子相同的環境中?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探究動物繞道取食實驗結果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動物種類 | 甲 | 乙 | 丙 |
完成取食前的嘗試次數 | 62 | 31 | 6 |
A.動物的繞道取食是一種學習行為B.丙的學習能力最強
C.動物該行為與遺傳物質無關D.動物越高等,“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越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動物參與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途徑是( )
A.動物通過消化吸收,將環境中的有機物變成自身能利用的物質
B.動物排出的糞便和遺體被分解者分解后釋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無機鹽等物質
C.動物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碳和尿素等,可以被生產者吸收利用
D.以上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