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2)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3)能量在沿著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是逐級遞減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夠流入下一個營養級.
解答 解:(1)“農民將農作物種上,該生態系統就建立了,農民將農作物收割了,該生態系統就破壞了”.這說明該生態系統是受人工控制的生態系統.農作物是綠色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因此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主要是農作物.
(2)能量沿著食物鏈流動逐級遞減,食物鏈的營養級越多,所獲得的能量越少,因此蛇獲得能量最少的一條食物鏈是最長的食物鏈即:農作物→昆蟲→蜘蛛→青蛙→蛇.
(3)“農民經常在農田里除草、滅蟲、滅鼠.從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這樣做是為了保證能量盡可能儲存在農作物體內,以免經一些食物鏈流失.
(4)收獲季節,人們往往在農田焚燒農作物的秸稈,這樣做很不科學,容易造成環境的污染.對于秸稈的無害化處理,建議是建造沼氣池,利用秸稈生產沼氣、秸稈可以作飼料、秸稈可作造紙的原料、用秸稈生產“再生減少塑料地膜”等.
故答案為:(1)人工;農作物
(2)農作物→昆蟲→蜘蛛→青蛙→蛇
(3)農作物
(4)建造沼氣池,利用秸稈生產沼氣.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生態系統的組成、食物鏈的概念、物質能量的特點.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性狀相同,基因組成未必相同 | |
B. | 基因組成相同,性狀表現一般相同 | |
C. | 相同環境中,基因組成相同,性狀相同 | |
D. | 相同環境中,性狀相同,基因組成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④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 | D. | ①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 B. | 器官→組織→細胞→植物體 | ||
C. | 組織→細胞→器官→植物體 | D. | 植物體→器官→組織→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