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動物及其氣體交換部位搭配正確的是( )
①蚯蚓—體壁 ②鯽魚—鰓 ③家鴿—肺和氣囊 ④青蛙—鰓和皮膚 ⑤家兔—肺
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⑤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1)環節動物的特征有:身體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狀體節構成。
(2)魚類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魚體表大都覆蓋有鱗片,用鰓呼吸,用鰭游泳,靠尾部和軀干部的左右擺動和鰭的協調作用來不斷向前游動。
(3)鳥類的主要特征是:有喙無齒,被覆羽毛,前肢特化為翼,長骨中空,心臟四腔,用肺呼吸,有氣囊輔助呼吸,體溫恒定,體內受精,卵生,孵卵育雛。
(4)兩棲動物雌雄異體、體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體外發育,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用鰭游泳,成體用肺呼吸、有四肢無尾,水陸兩棲,多為變態發育。
(5)哺乳動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體表被毛覆蓋有保溫作用,體腔內有膈,牙齒分為門齒、臼齒、犬齒,心臟四腔,用肺呼吸,體溫恒定等特征。
①蚯蚓屬于環節動物,通過濕潤的體壁完成呼吸,正確。
②鯽魚屬于魚類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正確。
③家鴿屬于鳥類用肺呼吸,氣囊只是儲存空氣、輔助呼吸,不能進行氣體交換,錯誤。
④青蛙用肺呼吸,皮膚裸露,輔助呼吸,蝌蚪用鰓呼吸,錯誤。
⑤家兔屬于哺乳動物用肺呼吸,正確。
可見A符合題意。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鳥有許多適于飛行生活的特點:如身體呈_____形,可減少飛行中空氣的阻力。體表覆羽,前肢變成____,生有幾排大型的羽毛。_____肌發達,附著在胸骨上,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做過如下實驗,將深色樺尺蛾和淺色樺尺蛾分別進行標記,然后放養于不同的地點,一段時間后,將所釋放的樺尺蛾盡量收回,統計其數目,結果如下表:
類型數 據項目 | 工業污染區 | 非工業區 | ||
深色蛾 | 淺色蛾 | 深色蛾 | 淺色蛾 | |
釋放數目 | 154只 | 164只 | 472只 | 496只 |
再回收率 | 58% | 25% | 6% | 42% |
(1)樺尺蛾的體色有深淺之分,這是一種___(“遺傳”或“變異”)現象。假設深色由顯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淺色由隱性基因控制(用b表示),那么深色蛾的基因組成可能是_____和____。
(2)從表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環境中生活著的樺尺蛾,保護色是不同的。根據達爾文理論,保護色的形成是__的結果。
(3)樺尺蛾的個體發育要經過卵、幼蟲、___、成蟲四個階段,叫___發育。
(4)樺尺蛾的幼蟲對樺樹的危害很大。用__方法控制這種林業害蟲,既經濟又環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食品用保鮮膜包罩后可以在短時間內保鮮儲存,主要是( )
A.遮擋灰塵,避免污染食物
B.隔絕空氣,使食物中的細菌缺氧
C.釋放化學物質殺滅細菌
D.隔絕空氣,避免空氣中的細菌進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蕨類比苔蘚更適應陸地環境
B.苔蘚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
C.海帶的葉是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D.蕨類植物露于地表的是它的莖和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東營市北臨渤海,海岸線全長412.67公里。渤海以其博大遼闊孕育了豐富的動物資源,其中,浮游動物100多種,底棲動物140多種,游泳動物120余種,代表種類有水母、黃海葵、三疣梭子蟹、泥螺、毛蚶、沙蠶、文蛤、褶牡蠣、中國對蝦、脊尾白蝦、黃鯽魚、鱸魚、海豚等。請分析回答:
(1)動物學家通常將以上動物分成為兩大類,其分類的主要依據是_____。
(2)水母、黃海葵屬于腔腸動物,它們身體呈圓筒狀,體壁由兩層細胞構成,分別是_____和_____。
(3)文蛤身體柔軟,以水中的微小生物為食,運動器官為_____。
(4)中華對蝦、三疣梭子蟹的共同特征是它的身體分_____;體表有堅韌的_____,既能_____又能_____。
(5)鱸魚為溫水性近海中下層魚類,用_____呼吸,常結成小群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血液成分分析,有誤的是( )
A.血液由血漿、白細胞以及紅細胞構成
B.白細胞的數量并不是恒定不變的,有可能會增加
C.紅細胞的細胞核退化與運輸氧氣功能有關
D.血液之所以呈紅色,與鐵元素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病人在切除部分胃之后,通過檢查發現被切除的胃有少部分開始復原的現象,說明人的胃細胞具有較強的( )
A.分裂分化能力B.繁殖能力C.分化能力D.消化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