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同學經常口角發炎,另一同學經常牙床出血。他們分別缺乏( )
A. 維生素A、維生素B1B. 維生素B2、維生素C
C. 維生素C、維生素DD. 維生素D、維生素B2
【答案】B
【解析】
維生素既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為人體提供能量,而且人體對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對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的作用;人體一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和發育,還會引起疾病。
維生素的功能及缺乏癥如圖:
維生素種類 | 主要功能 | 缺乏癥 |
維生素A | 促進人體正常發育,增強抵抗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 | 皮膚干燥、夜盲癥 |
維生素B | 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 | 神經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腳氣病 |
維生素C | 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強抵抗力 | 壞血病、抵抗力下降 |
維生素D | 促進鈣、磷吸收和骨骼發育 | 佝僂病、骨質疏松 |
B族的維生素有很多種,粗糧中較多,如果不喜歡吃粗糧,會因缺乏B族維生素而引起相應的疾病,如口角發炎,俗稱爛嘴角,常發生在口角黏膜的一側或兩側。
牙床出血是壞血病的表現,是缺乏維生素C造成的。
故選:B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下列措施中,與應用光合作用原理來提高產量無關的是( )
A. 春季播種時用地膜覆蓋
B. 合理密植,使農作物的葉片充分接受陽光
C. 適當增加光照強度
D. 在大棚中適當增加原料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兩位男性患者血常規化驗報告單,請將化驗結果與正常值進行對比,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姓名 陳杰 性別 男 | 姓名邵東 性別 男 | 正常參考值 | ||
項目 | 測定值 | 項目 | 測定值 | |
RBC(紅細胞) | 4.8×1012 個 /L | RBC | 3.1×1012個/L | 男:(4.5~5.5)×1012個/L |
WBC(白細胞) | 18×109個/L | WBC | 8×109個/L | 男:(4.0~10)×109個/L |
Hb(血紅蛋白) | 142g/L | Hb | 120g/L | 男:120~160g/L |
PLT(血小板) | 210×109個/L | PLT | 235×109個/L | 男:(100~300)×109個/L |
(1)從表中三種血細胞的正常值可看出,相同體積的血液中______數量最多,此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_______。
(2)經醫生診斷陳杰同學患有急性腮腺炎。診斷依據之一是:化驗單上他的__________數量過多。
(3)兩位男性患者中可能患有貧血病的是___________。除了吃醫生開出的藥物外,在飲食中應該多吃一些富含___________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生物部分生命現象,請分析說明它們各屬于生物的何種基本特征:
例:貓抓老鼠屬于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特征;貓生小貓屬于繁殖特征。
(1)公園的月季花有粉紅、大紅、玫瑰紅、黃色等,這說明生物具有_____特性。
(2)貓生貓,鼠生鼠屬于_____特征。
(3)草地上的喜鵲看到人走近,迅速飛走,這種現象說明生物具有_____特征。
(4)池塘里金魚的口和鰓蓋一張一合,這是金魚在吸入溶解在水中的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屬于_____特征。
(5)除_____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維持生態平衡
B.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C.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D.很多動物以植物為食,破壞生態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回答下列制作米酒和酸奶的有關問題:
(一)我國農村每逢節日每家每戶都有制作米酒的習俗。家庭制作米酒的主要步驟是:①蒸熟米飯并冷卻 → ②加酒曲 → ③保溫發酵。請回答:
(1)該酒曲中的主要微生物及其所屬微生物類群分別是______、________。
(2)步驟③中保溫的目的是為菌種的生長繁殖提供_________。
(二)某興趣小組嘗試制作酸奶,其主要步驟如下:
①奶粉和糖加水混合 → ②熱處理(煮沸)→ ③冷卻 → ④加入一些品牌酸奶 → ⑤密封發酵 → ⑥保存食用。請回答:
(3)步驟④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入________。
(4)酸奶常用______方法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你所學到的生物學知識, 找出下列描述正確的選項( )
A. 軟體動物都有貝殼 B. 蚯蚓是爬行動物
C. 線形動物都是寄生的 D. 渦蟲有口無肛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從化石看,露西已經是古人類了,因為在人類起源和進化的過程中,由猿進化到人的重要標志是
A. 直立行走B. 使用工具C. 制造工具D. 產生語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同學細嚼米飯,剛開始沒有甜味,后來慢慢變甜了。淀粉(米飯主要成分)不甜,變甜是否與唾液有關?為了研究這一問題,小明進行了以下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嗎?
作出假設: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
實驗步聚重復二次,并將實驗結果取平均值記錄如下表。
組別 | 加入物質 | 溫度 | 時間 | 滴加碘液 |
A | 淀粉糊、清水 | 37。C | ?min | 變藍 |
B | 淀粉糊、唾液 | 37。C | 10min | 不變藍 |
C | 淀粉糊、唾液 | 0。C | 10min | 變藍 |
D | 淀粉糊、唾液 | 100。C | 10min | 變藍 |
請分析以上實驗過程,冋答問題:
(1)小明做出這一假設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唾液能夠消化淀粉是因為唾液內含有____________,能把淀粉分解成麥芽糖。
(2)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小明具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組中的“?”要填寫_____________。
(4)表格中的實驗過程有一個缺欠,請改正_______________。
(5)根據表格中的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消化淀粉所需要的條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