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病毒的結構非常簡單,僅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并在寄主細胞內進行繁殖.一旦離開了活細胞,病毒就無法生存,就會變成結晶體.
(2)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間傳播的疾病.病原體指能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傳染病若能流行起來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環節,所以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疫苗是由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疫苗能產生免疫力,有效的預防某種傳染病.
(3)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
(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
解答 解:(1)“中東呼吸綜合征是感染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疾病”,因此中東呼吸綜合征的病原體是新型冠狀病毒.該病原體與細菌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2)“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加強和細化了北京口岸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的防控措施,加大來自疫情發生國家航班檢疫查驗力度并嚴格進行消毒”.這是屬于預防傳染病流行措施中的切斷傳播途徑.
(3)接種的疫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后,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能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當相應的抗原入侵時就能及時將其清除,因此“若能通過接種疫苗來預防中東呼吸綜合征”,則這種免疫方式為特異性(填“非特異性”或“特異性”)免疫.
(4)“病毒耐藥性的變異,對個體生存有利,并容易遺傳給下一代”,這是適者生存.因此,“超級耐藥病毒”的出現可以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來解釋.
故答案為;(1)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細胞結構;
(2)切斷傳播途徑;
(3)特異性;
(4)自然選擇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結構特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特異性免疫以及自然選擇的過程.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管壁厚;2管壁較薄,彈性較小 | |
B. | 1是動脈血管;2是靜脈血管;3是毛細血管 | |
C. | 血液流經3后,必定有某些物質含量發生改變 | |
D. | 若1、2都是參與肺循環的血管,則1中流的是動脈血,2中流的是靜脈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給嬰兒接種卡介苗可以預防肺結核,從免疫角度看卡介苗相當于抗體 | |
B. | 日常病痛無須去醫院,可以自己按照說明書服用OTC藥物 | |
C. | 對禽流感患者及時隔離和治療,這一過程屬于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 | |
D. | 某人胸部以下癱瘓,針刺其下肢感覺不到疼痛,但具有膝跳反射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號試管內溶液褪色 | B. | 2號試管內溶液無色 | ||
C. | 3號試管內溶液變藍 | D. | 4號試管內溶液無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主要成分 | 樣品A(克/100毫升) | 樣品B(克/100毫升) |
蛋白質 | 0.03 | 0.00 |
葡萄糖 | 0.10 | 0.00 |
無機鹽 | 0.72 | 1.10 |
尿素 | 0.03 | 1.8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腸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 | |
B. | 黏膜表面有許多環形的皺襞,皺襞表面有許多絨毛 | |
C. | 絨毛壁、毛細血管壁均是一層上皮細胞 | |
D. | 粘膜上的凹陷形成腸腺,分泌腸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