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細菌、真菌與人類生活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利用霉菌生產抗生素
B.利用乳酸菌發酵生產酸牛奶
C.腐生的細菌和真菌,能促進自然界的物質循環
D.細菌能使食物腐敗、傷口發炎,因此所有細菌都有害
【答案】D
【解析】
細菌、真菌的發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作用,有些細菌、真菌會使動物植物患病,腐生的細菌、真菌作為分解者促進了自然界中的物質循環。
A.有的霉菌可以產生殺死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被稱為抗生素,如青霉素是由青霉菌產生的,故A正確。
B.酸牛奶是以鮮牛奶為原料,加入乳酸菌發酵而成,牛奶經發酵后原有的乳糖變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風味,其營養成份與鮮奶大致相同,是一種高營養食品,故B正確。
C.腐生的細菌、真菌會把動植物的遺體、遺物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等,這些物質又被歸還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腐生的細菌、真菌,能促進自然界的物質循環,故此C正確。
D.多數細菌對人體是有益的,如制作味精要用到棒狀桿菌,釀酒、做面包、蒸饅頭等離不開酵母菌、制作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細菌。少數細菌對人體是有害的,如有的細菌能夠使食物腐敗、傷口紅腫化膿等,故D錯誤。
故選D。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觀察蚯蚓及探究蚯蚓運動的實驗 回答相關的問題:
(1)在觀察蚯蚓的過程中,要使蚯蚓體表保持濕潤的目的_______________。觀察發現蚯蚓的身體由許多體節構成,其身體分節的意義是使_________________。
(2)大雨過后,蚯蚓紛紛爬出地面上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環帶可以區分蚯蚓的前后端,靠近環帶的一端是蚯蚓_________。
(4)將蚯蚓分別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和粗糙的紙板上,發現蚯蚓在粗糙的紙上運動較快,其運動較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判斷題。
(1)所有的生物都是有細胞構成的(______)
(2)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必不可少的原料(_______)
(3)細胞分裂的結果使生物體細胞的體積增大(_______)
(4)用于制作臨時玻片標本的生物材料必須是薄而透明的,有時還需要染色(________)
(5)植物白天進行光合作用,晚上進行呼吸作用(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探究“硬幣上的細菌和真菌”的實驗設計,但還不夠完善,下列是對該實驗修改的四種方法,正確的是:(________)
裝置 | 培養皿 | 培養基 | 溫度 |
甲 | 高溫滅菌,冷卻 | 接種(硬幣在培養基上輕輕按一下) | 常溫 |
乙 | 高溫滅菌,冷卻 | 沒有接種 | 冰箱 |
A.甲培養皿高溫滅菌,乙培養皿不用高溫滅菌 B.甲和乙裝置都經過接種
C.甲和乙裝置都放置在常溫下 D.甲裝置冷卻,乙裝置不冷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多利羊克隆過程中,先從甲羊乳腺細胞中取出了細胞核,放入了除去細胞核的乙羊卵細胞中,形成組合細胞,經早期胚胎發育后植入了丙羊的子宮,發育成了克隆羊。該克隆羊表現出的性狀應與下列哪只羊的性狀相同 ( )
A.丙羊B.乙羊C.甲羊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單細胞生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大多數單細胞生物生活在水域或濕潤環境B.能夠趨利避害,適應環境
C.不能完成呼吸、生殖等生命活動D.單細胞生物種類繁多,結構和生活方式差異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探究是學習和研究生物學的重要方法,在“嘗試探究水溫變化對金魚呼吸次數影響”的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升高或降低水溫的范圍應控制在 20℃~30℃外
B.實驗組和對照組除水溫外,其他條件行相同且適宜
C.金魚的鰓蓋或口開閉一次,可計數為金魚呼吸 2 次
D.實驗結論為水溫的變化對金魚呼吸次數沒有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