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自古以來,就有“大災之后必有大疫”的說法。為了防止地震后出現疫情,在搶救安置工作告一段落后,四川地震救災的重點轉向了衛生防疫。請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據《新京報》5月31日報道,四川省衛生廳30日公布了災區傳染病發生情況。5月中下旬,四川災區累計報告與災害相關的傳染病205例,發病病種包括甲肝、戊肝、麻疹、狂犬病、痢疾、瘧疾、流行性腮腺炎等。
材料二:四川震災發生之后,在政府的組織和救援者的幫助下,當地災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①保護水源;②食物煮熟后食用;③消滅蚊蟲;④對患病者及時隔離治療等。
材料三:四川抗震救災指揮部計劃,從6月1日到10日,重點區域內兒童、小學生和60歲以上老人集中接種甲肝、乙腦疫苗,或口服霍亂疫苗。
(1)“材料一”中提到的疾病都是由病原體引起的,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 )
(2)這些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各不相同,其中甲肝、痢疾等消化系統傳染病通過接觸
傳播( )
(3)“材料二”中提到的防疫措施,屬于控制傳染源的有②④( )
(4)屬于切斷傳播途徑的有①③( )
【答案】(1)A;(2)B;(3)B;(4)B
【解析】
試題分析:(7)病原體是能引起人和動植物傳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的統稱;其中有細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黃癬病的霉菌)、原蟲(如瘧原蟲)、蠕蟲(如蛔蟲)以及螨類(如疥螨)等;
甲肝、戊肝、麻疹、狂犬病、痢疾、瘧疾、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都是由病原體引起的,屬于傳染病。
(8)甲肝、痢疾等消化系統傳染病通過飲食傳播。
(9)(10)傳染病流行的時候,只要切斷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因此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 人群;)“材料二”中“④對患病者及時隔離治療”屬于控制傳染源;“①保護水源;②食物煮熟后食用;③消滅蚊蟲”屬于切斷傳播途徑。
考點: 傳染病的預防措施;病原體與傳染病的病因;人體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發生了9.0級強烈地震和海嘯,并引發核電站爆炸,給日本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損失。強震發生后.中國派出的救援人員及時趕赴日本,并送去了大量救援物資。假如你是一名救災現場的救援者,請根據所學知識解答下列問題:
(1)如果發現某人受傷出血,血液呈鮮紅色,噴射狀流出,可以判斷是_______血管出血,應在病人受傷血管的近心端止血。
(2)如果遇到失血過多的人,應按照輸___________的原則,及時給予輸血救治。
(3)給病人打針、服藥前,一定要認真閱讀藥品的___________,不能盲目用藥。
(4)為防止災區傳染病的流行,防疫人員對生活用水、地面進行大面積消毒,這種做法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為防止災區的兒童得病,醫生給他們注射疫苗,使其體內產生相應的______,從而具有抵抗某些疾病的能力,這種免疫類型屬于__________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各種各樣的抗生素對治療由細菌感染造成的疾病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抗生素使用一段時間后,殺菌效果就會下降,用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解釋,其原因是
A.抗生素對細菌的選擇作用
B.細菌對抗生素的選擇作用
C.產品的質量下降
D.人類的體質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器官移植的成功是人類醫學的偉大成果,因為移植到人體的器官不易成活。根據現代免疫學的概念,植入器官的組織細胞相當于( )
A、腫瘤細胞 B、損傷細胞 C、抗體 D、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進行育種實驗時,科學家們常常利用放射性元素對農作物的種子進行處理,原因是放射性元素能夠( )
A.直接使生物的性狀發生改變
B.改變生物的遺傳物質
C.使生物的生活習性發生改變
D.能大大提高種子的生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將人的某基因轉移到羊的細胞中,培育出了能分泌含人乳鐵蛋白乳汁的羊,該生物技術屬于( )
A.免疫技術
B.變異技術
C.轉基因技術
D.遺傳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某個經常刮.大風的海島上,生活著的昆蟲 多是無翅或殘翅的類型,對這一事實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有翅的個體被自然淘汰 B.無翅或殘翅的個體得以生存繁衍
C.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現存種類是有翅昆蟲的翅被風折斷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