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進行育種實驗時,科學家們常常利用放射性元素對農作物的種子進行處理,原因是放射性元素能夠( )
A.直接使生物的性狀發生改變
B.改變生物的遺傳物質
C.使生物的生活習性發生改變
D.能大大提高種子的生命力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通過高能量、大劑量的γ射線照射或藥物處理,使得種子的遺傳物質發生變化,DNA分子中,氫鍵等最容易被γ光量子撞擊離開原來的位置,雖然生物有自動修復 的本領,但是,在大劑量高強度持續累積照射或藥物刺激的情況下,修補速度慢于破壞速度,當停止照射或刺激后,生物分子通過化學反應試圖重新變回原本的樣 子,但是,由于先前的照射或刺激的時間太長,DNA的雙螺旋結構被打亂,要變回原來的樣子的幾率變得無限小起來,幾乎不可能,這就導致了遺傳變異,這樣的 變異有好也有壞,所以我們需要把種子種出來,研究它們的成長性狀,記錄,并通過兩到三代的持續優化,從而篩選出優良的品種,可見B符合題意。
考點: 生物技術的發展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假如一個性狀總是從父親直接傳給兒子,由兒子直接傳給孫子,那么控制這個性狀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 )
A.位于常染色體上 B.位于Y染色體上
C.位于X染色體上 D.以上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抗原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抗原主要是侵入人體的病原體和異物
B.抗原是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
C.抗原與抗體結合后可被白細胞吞噬
D.抗體與抗原的結合是特異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自古以來,就有“大災之后必有大疫”的說法。為了防止地震后出現疫情,在搶救安置工作告一段落后,四川地震救災的重點轉向了衛生防疫。請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據《新京報》5月31日報道,四川省衛生廳30日公布了災區傳染病發生情況。5月中下旬,四川災區累計報告與災害相關的傳染病205例,發病病種包括甲肝、戊肝、麻疹、狂犬病、痢疾、瘧疾、流行性腮腺炎等。
材料二:四川震災發生之后,在政府的組織和救援者的幫助下,當地災民采取了一系列防疫措施:①保護水源;②食物煮熟后食用;③消滅蚊蟲;④對患病者及時隔離治療等。
材料三:四川抗震救災指揮部計劃,從6月1日到10日,重點區域內兒童、小學生和60歲以上老人集中接種甲肝、乙腦疫苗,或口服霍亂疫苗。
(1)“材料一”中提到的疾病都是由病原體引起的,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 )
(2)這些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各不相同,其中甲肝、痢疾等消化系統傳染病通過接觸
傳播( )
(3)“材料二”中提到的防疫措施,屬于控制傳染源的有②④( )
(4)屬于切斷傳播途徑的有①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變異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變異對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B.變異對生物的生存都是不利的
C.變異一旦出現,就可以遺傳給后代
D.有些變異是由遺傳物質變化引起的,有些變異僅由環境引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