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魚類在生物分類中的等級是綱 | |
B. | 魚如果沒有胸鰭、腹鰭,游動時身體會側翻 | |
C. | 魚的口和鰓蓋后緣交替張合是進行呼吸 | |
D. | 魚屬于脊椎動物,體溫不會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改變 |
分析 (1)魚在水中生活的特點有:體呈流線型;體表有鱗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護作用還可以減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鰓,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鰭游泳等.
(2)鰭的作用是游動及平衡的器官;魚鰭分為胸鰭、腹鰭、背鰭、臀鰭和尾鰭.
(3)在動物界中只有鳥類和哺乳類為恒溫動物,體溫恒定減少了動物對環境的依賴性,增強了動物對環境的適應性,擴大了動物的分布范圍,有利于動物的生存和繁殖.
解答 解:A、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其中魚類在生物分類中的等級是魚綱,A正確.
B、魚的腹鰭起平衡作用,胸鰭起平衡和轉換方向的作用,所以當魚損失了胸鰭、腹鰭的時候,魚體將不能保持身體平衡,游動時身體常常側翻,B正確.
C、魚的呼吸器官是鰓,是由許多的鰓絲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細血管,當水由口進入,由鰓蓋后緣流出的過程中,水流經鰓絲時,水中的溶解氧進入鰓絲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鰓絲排放到水中,二者進行氣體交換.因此觀察鯽魚的游泳,可以發現它的口和鰓蓋后緣交替張合的動作,鯽魚這是在進行呼吸,C正確.
D、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它們的體溫隨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都屬于變溫動物,D錯誤.
點評 關鍵是知道魚類是變溫動物,并掌握其結構特點.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前所取的三種食物的質量要相等 | |
B. | 實驗中水吸收的熱量等于這些食物實際所含的能量 | |
C. | 實驗是通過水溫變化對三種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較 | |
D. | 實驗中如果不注意擋風,會使每次測量結果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判斷視野中的物像是細胞還是氣泡,可以用鑷子輕壓蓋玻片,會移動、變形的是氣泡 | |
B. | 撕下的薄膜越大越容易在載玻片上展平 | |
C. | 用碘液染色是使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液泡著色 | |
D. | 若視野中發現一污點,轉動目鏡此污點不動,據此污點一定在臨時裝片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種子含水量(%)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種子萌發率(%) | 8 | 16 | 33 | 56 | 73 | 86 | 81 |
A. | 該種子萌發的最適溫度為25℃ | B. | 該種子萌發的最適含水量約為70% | ||
C. | 該種子含水量越大,萌發率越高 | D. | 該種子的萌發率與氧氣濃度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睪丸和卵巢是產生生殖細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 | |
B. | 受精卵發育初期營養物質來自胎盤和臍帶 | |
C. | 母體和胎兒之間聯系的“紐帶”是輸卵管 | |
D. | 青春期男女生殖系統發育的顯著特征是心肺功能加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皮膚能阻擋病原體侵入人體 | |
B. | 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具有清掃異物的作用 | |
C. | 白細胞能吞噬病菌 | |
D. | 接種乙肝疫苗能預防乙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④ | B. | ①②④③ | C. | ②③④① | D. | ②③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的性別是由染色體決定的 | |
B. | 人的性別是在胎兒發育后期才決定的 | |
C. | 自然狀況下,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 | |
D. | 人的性別取決于哪種精子與卵細胞結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