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
(2)植物體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動物體體的結構層次從小到大依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
(3)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而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環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行為活動,也稱為后天性行為.
解答 解:(1)生物的形態結構總是和生活環境相適應,“斑斕大虎”指老虎具有斑斕的體色,有利于隱蔽.這是生物與環境的適應.
(2)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和線粒體.人和動物細胞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通過比較人、動物和植物細胞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植物細胞具有而人和動物細胞不具有的結構是細胞壁、葉綠體和液泡.從生物體結構層次與“虎”比較“爬山虎”不具有系統.
(3)“餓虎擒羊”中虎擒羊是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行為活動,屬于學習行為.
(4)“虎”與大熊貓具有胎生哺乳的特點,屬于哺乳動物.
故答案為:(1)環境
(2)細胞壁;統
(3)學習
(4)哺乳動物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對環境適應的特點、動植物細胞的區別、動物行為獲得途徑和特點.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重慶市八年級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們知道,經常鍛煉有利于增強體質,有利于提高抗傳染病的能力,從免疫的角度看體育鍛煉應屬于
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 C.保護易感人群 D.以上全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重慶市八年級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從母羊甲的體細胞中取出細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細胞中,結合后的細胞經卵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宮內,出生的小羊長得( )
A.難以預測 B.像甲 C.像乙 D.像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植物 | 生長環境 | 上表皮氣孔數 | 下表皮氣孔數 |
蘋果樹 | 果國 | 0 | 294 |
豌豆 | 田地 | 101 | 216 |
玉米 | 田地 | 94 | 158 |
睡蓮 | 池塘 | 625 | 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