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吃與被吃的關系
解答 解: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即生態平衡.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破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類,當人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擾超過了這種限度時,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例如,如果草原上放養的牲畜太多,就會嚴重破壞草場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場就很難恢復原樣了.此外外來物種入侵也會破壞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例如,水葫蘆對云南滇池湖泊的破壞.因此破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人為因素是造成生態平衡失調的主要原因.例如,如果草原上放養的牲畜太多,就會嚴重破壞草場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場就很難恢復原樣了.
某些外來物種的入侵能破壞我國的生態系統.因為外來物種成功入侵我國后,能適應當地環境,又沒有天敵控制,大量繁殖后與農作物、水生生物爭奪生存的空間、營養物質等,給農業和水產業以及林業生產帶來巨大的破壞作用;使生物種類會迅速減少,破壞了食物鏈,影響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當生態系統發生劇烈變化時,一些生物不在適應環境,遷走或死亡,如鳥類和哺乳類大量減少.鳥類減少,各種農林害蟲失去天敵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來,給農作物和樹木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因此,也會加速種類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的喪失,所以,我們應該嚴格控制外來物種的入侵
故答案為:人為因素;外來因素.
點評 自然因素如:水災、旱災、地震、臺風、山崩、海嘯等.人為因素:主要是指人類在生產、生活活動中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對生態系統穩定性造成的破壞,此外,引種不合理也會導致生態系統失去原有的穩定性.人為因素是造成生態平衡失調的主要原因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試管編號 | 實驗材料 | 水浴溫度 | 水浴時間 | 鑒定試劑 | 現象 | |
1號 | 膠囊粉末0.1克 | 唾液2毫升 | 37℃ | 10分鐘 | 碘液2滴 | 不變藍色 |
2號 | 膠囊粉末0.1克 | 胃液2毫升 | 37℃ | 10分鐘 | 碘液2滴 | 變藍色 |
3號 | 膠囊粉末0.1克 | 清水2毫升 | 37℃ | 10分鐘 | 碘液2滴 | 變藍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試管編號 | 1 | 2 | 3 |
饅頭碎屑或塊 | 碎屑適量 | 碎屑適量 | 饅頭塊適量 |
清水或唾液 | 2mL唾液 | 2mL清水 | 2mL唾液 |
震蕩后保溫 | 37℃水浴中保持10分鐘 | ||
加入碘液 | 2滴 | ||
結果 |
A. | 試管1 | B. | 試管2 | C. | 試管1和3 | D. | 試管2和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