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2)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3)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解答 解:(1)在食物網中蛇吃鼠,而蛇又被鷹吃,所以直接影響蛇生活的生物因素是鼠和鷹.
(2),圖中食物鏈有:兔和鼠都以草為食物,屬于競爭關系,鷹和蛇存在捕食關系,還都以鼠為食物,存在競爭關系.
(3)如果在這個生態系統中大量捕殺狐和蛇,鼠、兔因捕食者減少,則鼠、兔的數量會增加,造成植被減少,導致生態平衡被破壞.這說明生態系統有一定的調節能力.
(4)在生態系統中,如食物鏈:草→兔→鷹,兔吃草,草進行光合作用儲存的物質和能量就進入了兔的體內,鷹吃兔,兔體內儲存的物質和能量就到了鷹的體內.因此生態系統中的物質能量就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5)圖中草是生產者,兔、狐等動物是消費者,因此,圖中再添加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就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故答案為:(1)鼠和鷹
(2)競爭;捕食和競爭
(3)增加;調節
(4)鷹
(5)不能
點評 此題是一道有關生態系統的綜合題,重點是與生態系統有關的知識:組成、生物的數量變化等問題,要求學生重點掌握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運輸小腸吸收的大部分脂肪成分入血液 | |
B. | 調節血漿和組織液之間的平衡 | |
C. | 把組織液中蛋白質運回血液 | |
D. | 對人體起到防御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