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動物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而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中通過環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行為活動,也稱為后天性行為.
(2)動物的分類除了比較動物的外部形態結構,還要比較動物的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根據動物體內有無脊柱可以把動物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的體內有脊椎骨構成的脊柱,無脊椎動物的體內沒有脊柱.
(3)昆蟲發育包括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
(4)多數鳥類飛行生活,其結構特征總是與其生活相適應的.
解答 解:(1)動物的行為按照獲得的途徑來看把動物的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此題中紅嘴鷗飛抵昆明過冬的遷徙行為,和小白鼠的“尋墻行為”都屬于先天性行為,它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
(2)通過小白鼠走迷宮的實驗可知,小白鼠的學習能力存在個體差異,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
(3)由資料通過分析可知,甲組:蜜蜂、家蠶;乙組:白鷺、黃鸝、魚、蛙、燕子,他的分類依據是:體內是否具有脊柱.
(4)在無脊椎動物中,蜜蜂和家蠶等昆蟲在胸部有一般有兩對翅,因此是唯一能飛的無脊椎動物;蜜蜂和家蠶發育時要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時期,屬于完全變態發育.
(5)鳥類會飛行,其結構特征總是與其生活相適應的.如前肢變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適于飛行;身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飛行時的阻力;體內有氣囊,輔助肺完成雙重呼吸,可以供給充足的氧氣;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腸很短,能減輕體重;胸肌發達,利于牽動兩翼完成飛行動作.
故答案為:(1)先天性;
(2)遺傳物質;
(3)脊柱;
(4)完全變態;
(5)身體呈流線型;前肢變成翼
點評 此題涉及的知識面較廣,關鍵是理解動物的行為,動物的分類,鳥類和兩棲類的特征,需要我們熟練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只有基礎扎實,才能靈活答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③④⑦ | B. | ①③④⑦ | C. | ①②③④ | D. | ②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