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位于我市境內的海驢島素有“鷗鷺王國”之稱。每年春天小區有十幾萬只黑尾鷗、近千只黃嘴白鷺等海鳥遷徙到此繁衍生息。海驢島的興盛,詮釋了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
(1)哪里具備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哪里就可能有生物。海驢島吸引黑毛鷗的生態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因素,因為黑尾鷗主要以海中魚類為食,也吃蝦、軟體動物和水生昆蟲等,黑毛鷗與這些生物之間構成了__________關系,而海驢島周圍黑尾鷗的食物充足,并且沒有天敵。
(2)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得以生存。黑毛鷗的形態結構特征與海島生活相適應,如趾間有蹼,適于__________,喙細而側扁,前端具鉤,適于從海島周圍的水域中捕食魚蝦和軟件動物。黑毛鷗的這些特征,既體現了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又體現了__________相適應。
(3)注意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可以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當地政府通過禁止采伐保護海驢島的植被,通過禁止“趕海”保護海島周圍水域中的生物,從而保護海鳥的棲息環境,使來島的海鳥逐年增加,如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由最初的30多只增加到近千只。由此可見,保護__________有利于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但海驢島由于面積較小,動植物種類較少,作為生態系統,其__________能力相對較弱,因此,人類在享受海島淳樸之美的同時,一定勿忘保護,并盡量減少打擾。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四川自貢卷)生物(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某同學總結出:“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請在這位同學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6分)
(1)光合作用是把 轉化成了有機物,光合作用儲存的能量來自 。
(2)呼吸作用主要在細胞的 內進行,釋放的能量主要供給生物體 的需要。
(3)在農業生產上,為了保證作物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的各種條件,充分地接受光照,通常采用 的措施。
(4)在低溫和干燥的環境中貯藏糧食,這些措施主要是降低 的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煙臺卷)生物(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能有效促進我國經濟繁榮發展。我國是最早養蠶繅絲的國家,下圖示家蠶的生長發育過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家蠶是有性生殖方式 B.蠶絲產生于③時期
C.家蠶的發育過程比蝗蟲多了③時期 D.家蠶的發育為不完全變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煙臺卷)生物(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模擬動脈粥樣硬化對血液流動的影響”實驗中,漏斗頸和油團分別模擬的是( )
A.動脈 管壁堆積的脂肪 B.靜脈 管壁堆積的脂肪
C.動脈 血栓 D.靜脈 血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威海卷)生物(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6分)按照系統論的觀點,整個人體是一個復雜的系統。人體在生理、發育等方面均表現出系統的基本特征。
(1)開放性:表現在人體不斷與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從而完成物質的吸收和排出、能量的攝入和利用。人體從外界環境中獲得物質是通過_________系統和_________系統實現的。
(2)穩定性:雖然人體因與外界進行交換而處于動態變化中,但其內環境(如血液)中的各種成分卻始終保持相對穩定,這主要是由于_________系統和_________系統的調節作用。如,當飯后血糖濃度升高時,_________能夠促進血糖濃度降低。
(3)自組織性:指人體是通過自身發育形成的,而不是被制造出來的。人體自組織的起點是_________,在人體自組織的過程中,通過細胞分化形成_________,進而形成整個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威海卷)生物(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單獨二孩”計劃生育政策出臺后,已生有一個女孩的林明夫婦,想要再生一個孩子。他們再生女孩的幾率為
A、100% B、75% C、50% 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威海卷)生物(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動物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蛔蟲消化器官簡單,適于在人體消化道內寄生生活
B、蝗蟲有外骨骼,適于在陸地干燥的環境中生活
C、鯽魚用鰭游泳,適于在水中生活
D、家鴿體溫恒定,適于在空中飛行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威海卷)生物(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對這一詩句描述的自然現象的科學解釋為:影響桃花開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溫度 B、空氣 C、光照 D、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