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各項中,屬于計劃免疫的是( )
A.兒童發燒時打退燒針B.被生銹的鐵釘扎傷后打破傷風針
C.嬰、幼兒口服脊髓灰質炎糖妨D.患過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中,屬于科學實驗法的是( )
A.用攝像機拍攝獅群的生活方式B.訓練小鼠走迷宮
C.醫生對學生患近視眼的調查D.用放大鏡研究蟬的取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老來怕摔”是指老人多骨質疏松,摔倒易發生骨折。張新的姥姥因左腿脛骨骨折出院后在家康復,他給姥姥設計的愛心菜譜,你認為不合理的是( )
A.白菜燉粉條、排骨蘿卜湯、白灼基圍蝦
B.小蔥拌豆腐、牡蠣雞蛋湯、胡蘿卜炒肉絲
C.蟲草鴿子湯、蒜蓉青菜、西紅柿炒蛋
D.油燜大蝦、紅燒排骨、肉末海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蝌蚪與成蛙的描述正確的是( 。
A.蝌蚪不僅用鰓呼吸,還用肺呼吸,因此被稱為兩棲動物
B.蛙的發育經歷了蝌蚪和成蛙幾個時期
C.成蛙用肺呼吸,生活已經擺脫了水的束縛
D.蝌蚪和成蛙在形態結構以及生活習性等方面有顯著的不同,稱為變態發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生活現象,回答問題:
小李的父親經常咳嗽,午后低熱,晚上出冷汗,咳時痰中帶有血絲,醫生為其檢查后確診為肺結核,馬上住院治療,并及時給小李接種了卡介苗,小李的姐姐剛好出差沒有接種卡介苗。住院期間,姐弟倆輪流照顧護理父親。后來小李和姐姐在醫院進行體檢,發現姐姐感染上了肺結核。
(1)肺結核是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從傳染病的三個基本環節來看,小李父親應該屬于_____,小李父親通過呼吸道噴出含有大量結核桿菌的飛沫,飛沫通過空氣傳到健康人體內,此屬于傳染病流行的哪個環節_____。
(2)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時,一般都會洗手、消毒和帶口罩等防止病原體侵入,這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_____。
(3)從免疫學角度來說,肺結核桿菌屬于_____,小李進行預防接種,體內產生了抵抗肺結核桿菌的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稱為_____,這種免疫叫作_____免疫。
(4)在傳染病流行的幾個環節中,患病前小李的姐姐屬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9世紀末英國工業迅速發展,此前,工業地區周圍林木的樹皮是淺色的,在樹上棲息的尺蛾,主要是淺色蛾,少數是深色蛾,短短十幾年以后,工廠排出的煤煙將樹皮熏成了黑褐色,這時,這里的深色蛾變成了多數,而淺色蛾卻成了少數。有人為探究這種現象,做了如下實驗:將足夠數量的深色蛾和淺色蛾進行標記,混合后均分兩組放養于不同地方,一段時間后,將所釋放的樺尺蛾盡量回收,統計其數目,結果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項目/數據/類型 | 工業區 | 非工業區 | ||
深色蛾 | 淺色蛾 | 深色蛾 | 淺色蛾 | |
再回收率 | 58% | 25% | 6% | 42% |
(1)樺尺蛾的發育經過了________,幼蟲(樺尺蛾)、________、成蟲(樺尺蛾)四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________。
(2)在遺傳學上,我們將樺尺蛾的體色稱為________。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樺尺蛾原本就存在________的變異,經過激烈的生存斗爭,最終達到________,不適應者被淘汰的結果。
(3)若某個時期淺色樺尺蛾回收數量遠遠多于深色樺尺蛾,說明該地區環境污染________(填“嚴重”或“不嚴重”)。
(4)如果把該地區已被熏黑的樺樹所產生的種子,播種在另一個沒有黑煙污染的新環境,則新長出樺樹的樹干顏色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法國科學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炭疽病時,利用綿羊做了一次著名的實驗,方法見表格。分析問題并作出回答:
分組 | 第一次處理 | 第二次處理 | ||
方法 | 結果 | 方法 | 結果 | |
甲組綿羊 | 注射脫毒病菌 | 無病癥 | 注射活性病菌 | 無病癥 |
乙組綿羊 | 不注射任何病菌 | 無病癥 | 注射活性病菌 | 有病癥 |
(1)實驗過程中,給甲組綿羊注射的毒性已消弱的炭疽病病原菌相當于疫苗,注射后甲組綿羊體內產生了相應的_____。(填“抗原”或“抗體”)再次將毒性較強的炭疽病病原菌注射進綿羊體內時,病原體會很快被清除,所以甲組綿羊能全部正常生活。這種免疫類型屬于_____免疫。
(2)乙組綿羊在實驗中起_____作用。
(3)為了防止炭疽病危害人群或家畜,每個國家都在流行爆發期對可疑進口物品進行檢疫,這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