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在生態系統中,物質能量是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的,并逐級減少,每一個營養級大約減少20%,能量的傳遞效率約為80%.
(2)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這種關系的,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3)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的調節能力.
(4)物質能量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并逐級遞減;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不易分解和排出,隨著食物鏈和食物網逐級積累.
解答 解:(1)生態系統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兩部分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態系統中的全部生物.根據獲得的營養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劃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該圖中的草是綠色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它們利用光能,通過光合作用,把無機物制造成有機物,并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鼠、蛇、貓頭鷹、青蛙、蜘蛛、食蟲鳥、和食草昆蟲,都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物為消費者.
(2)食物鏈是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由食物關系而形成的一種鏈狀結構.每條食物鏈的起點都是生產者(綠色植物)箭頭指向初級消費者(植食性動物)箭頭指向次級消費者(食肉動物)箭頭指向次級消費者(食肉動物).該圖中共有4條食物鏈:分別是草→食草昆蟲→吃蟲的鳥→貓頭鷹、草→食草昆蟲→蜘蛛→吃蟲的鳥→貓頭鷹、草→食草昆蟲→青蛙→蛇→貓頭鷹、草→食草昆蟲→蜘蛛→青蛙→蛇→貓頭鷹,草→鼠→貓頭鷹,草→鼠→蛇→鷹、其中最長的一條是:草→食草昆蟲→蜘蛛→青蛙→蛇→貓頭鷹.
(3)在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是沿食物鏈流動的,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的,營養級別越高得到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數量就越少,反之生物的數量就越多,該生態系統中草的營養級別最低,數量最多.故該生態系統中數量最多的生物應該是草
(4)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存在著各種關系,它們互相依賴、相互制約,最常見的是捕食關系,如貓頭鷹捕食老鼠,如果貓頭鷹的數量大量減少,鼠會因失去天敵,大量繁殖,鼠的數量會大量增加,草的數量就會減少.故,如果貓頭鷹的數量大量減少,鼠的數量會大量增加,則短時間內草會減少
故答案為:
(1)生產者;消費者
(2)6條;草→食草昆蟲→蜘蛛→青蛙→蛇→貓頭鷹
(3)草
(4)減少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對生態系統的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食物鏈的概念等知識點的理解,屬于基礎題.考生要熟記.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類型 | 身體形態 | 有無肛門 | 有無貝殼 |
甲 | 輻射對稱 | 無 | 無 |
乙 | 兩側對稱 | 無 | 無 |
丙 | 兩側對稱 | 有 | 無 |
丁 | 兩側對稱 | 有 | 有 |
A. | 甲 | B. | 乙 | C. | 丙 | D. | 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