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生態系統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
(2)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
(3)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沿著食物鏈傳遞的過程中是逐級遞減的,傳遞的效率是10%-20%;
(4)生態系統中的有毒物質會沿食物鏈不斷積累,因此營養級別最高的生物,其體內積累的有毒物質會最多.
(5)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取決于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
解答 解:(1)生態系統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是生態系統中最基本、最關鍵的生物組成成分.
(2)在生態系統中,對生物的個體數量起決定作用的是生態系統中的能量.這就決定了:大多數食物鏈一般只有3-4個營養級.一般地說:輸入到下一營養級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營養級,例如:第一營養級:草,固定的太陽能為1000千焦,則第三營養級最多能獲得多少千焦?(40千焦);由此可以得出:能量的流動是沿食物鏈逐級遞減的,單向的,不循環.由此可知,在一個生態系統中,營養級越多,在能量流動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流入貓頭鷹體內能量最少的那條食物鏈是最長的那條食物鏈,即:甲→丁.
(3)有害物質化學性質穩定,在生物體內是難以分解、無法排出的,所以隨著營養級的升高而不斷積累,危害最大的是這一食物鏈的最高級消費者.在食物鏈中戊的營養級最高,因此它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
(4)通過圖中食物關系可以看出:丁是以甲為食,所以當物種丁消失,則甲的數目會由于天敵減少而數目增加.
(5)綠色植物能通過蒸騰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絕大多數以水蒸氣的形式蒸發到大氣中,促進了生物圈的水循環;大多數陸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廣,形成龐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葉系統還發達.可謂“根深葉茂”,“樹大根深”,龐大的根系不但可以從土壤深處吸收大量的水分,還可以固定土壤,利用根系的這種特點可以來保持水土、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
(6)一般地說,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和數目越多,生態系統的結構越復雜,其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強.反之則相反.
故答案為:(1)甲;(2)甲→丁;(3)戊;(4)甲;(5)甲;(6)越強.
點評 解答時要注意食物鏈數目的計算,注意能量流動的起點是生產者.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受精和胚胎發育的場所分別是輸卵管和子宮 | |
B. | 男女第二性征的出現是性激素作用的結果 | |
C. | 胎兒通過自身的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從母體獲得氧氣和營養成分 | |
D. | 提倡母乳喂養是因為母乳中不僅有嬰兒所需的營養成分還有抵抗傳染病的抗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合理營養問題 | B. | 食品安全問題 | C. | 醫療保健問題 | D. | 健康問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米勒實驗 | B. | 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 | ||
C. | 腐肉生蛆 | D. | 人工合成核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 B. | 為生物提供了廣泛的生存空間 | ||
C. | 是生物不斷進化發展的結果 | D. | 說明生物資源十分豐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