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號碼 | A | B | C |
加入物質 | 少量饅頭碎屑、2mL唾液 | 少量饅頭碎屑、2mL唾液 | 少量饅頭碎屑、2mL唾液 |
溫度 | 0℃ | 37℃ | 100℃ |
時間 | 10分鐘 | 10分鐘 | 10分鐘 |
加入碘液 后的現象 |
分析 (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3)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最適宜的溫度是37.5℃,淀粉的特性是遇到碘液變藍色,常用這一特性來檢驗淀粉的存在.
解答 解:(1)從表格中看出,A、B、C構成一組對照實驗,唯一的變量是溫度,因此該同學要探究的問題是:唾液含有的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需要適宜的溫度嗎?
(2)針對該問題提出的假設是:唾液含有的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需要適宜的溫度.
(3)“該組實驗中”,B是條件正常的對照組,A、C是變量(溫度)改變的實驗組.
(4)A溫度過低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不能消化淀粉,因此加入碘液后變藍;B溫度適宜,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全消化了,因此加入碘液后不變藍;C溫度過高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不能消化淀粉,因此加入碘液后變藍.
(5)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在適宜的溫度條件下,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可以消化淀粉.
故答案為:(1)唾液含有的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需要適宜的溫度嗎?
(2)唾液含有的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需要適宜的溫度
(3)B;A、C
(4)
試管號碼 | A | B | C |
加入物質 | 少量饅頭碎屑、2mL唾液 | 少量饅頭碎屑、2mL唾液 | 少量饅頭碎屑、2mL唾液 |
溫度 | 0℃ | 37℃ | 100℃ |
時間 | 10分鐘 | 10分鐘 | 10分鐘 |
加入碘液 后的現象 | 變藍 | 不變藍 | 變藍 |
點評 實驗中,控制變量和設置對照實驗是設計實驗方案必須處理好的兩個關鍵問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觀察法 | B. | 調查法 | C. | 實驗法 | D. | 討論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① | ② | ③ | ④ | |
物質 | 維生素A | 維生素B1 | 鈣 | 鐵 |
缺乏癥 | 夜盲癥 | 腳癬病 | 佝僂病 | 貧血癥 |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根從土壤吸收,并由篩管轉運 | B. | 葉光合作用制造,并由導管轉運 | ||
C. | 根從土壤吸收,并由導管轉運 | D. | 葉光合作用制造,并由篩管轉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