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血液流經小腸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 B. | 血液流經肺部后營養物質含量減少 | ||
C. | 血液流經腎臟以后氧氣含量減少 | D. | 血液流經肝臟以后尿素含量減少 |
分析 人體中的營養物質運輸和廢物的排出,都與血液循環有關,人體的組織細胞要進行生理活動消耗氧氣和原料,據此答題.
解答 解:A、小腸是人體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當血液流經小腸后,血液中營養物質的含量增多,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多,故A正確.
B、肺是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主要器官,當血液流經肺后,血液中氧氣含量增多,二氧化碳減少,同時肺進行生理活動消耗營養物質,所以血液中的營養物質含量要減少,故B正確.
C、血液流經腎臟后,血液成分發生明顯的變化是尿素減少,氧氣減少,養料減少,二氧化碳增多,故C正確.
D、肝臟具有解毒作用:人體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有害廢物及外來的毒物﹑毒素、藥物的代謝和分解產物,均在肝臟解毒,血液流經肝臟以后尿素含量不變,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掌握人體各個器官的主要功能,以及人體的各個器官進行生理活動要消耗氧氣和養料,產生廢物等.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甘肅省莊浪縣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植物有六大器官,其中____、____、____屬于生殖器官; 、____、____屬于營養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b是組織處的毛細血管,表示氧氣變化的是曲線② | |
B. | 若b為肺泡外的毛細血管,表示二氧化碳變化的是曲線② | |
C. | 若b為腎小球處的毛細血管網,曲線②為蛋白質和血細胞 | |
D. | 若b是小腸絨毛內的毛細血管,曲線①可表示營養物質的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福建省七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從來都沒使用過DDT的南極地區的企鵝身體里也發現有DDT存在,這說明()
A.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系 B.生態系統是彼此獨立、互不相干的
C.生態系統是多種多樣的 D.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源: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