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從甲到丙是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三個視野,下列各項正確的是
A. 從甲到乙需將低倍鏡換成高倍鏡
B. 從乙到丙需將玻片向左上方移動
C. 產生N主要是因為取樣操作不當
D. 從甲到丙不需要調節細準焦螺旋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7屆山東省滕州市九年級中考復習4月階段性自測題(一)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鳥類繁殖后代的過程中必須要經過的生殖過程是
A. 占區 B. 筑巢 C. 孵卵 D. 交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福建省南平市畢業班適應性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安全用藥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得病毒性感冒時,自行服用抗生素 B. 碘酒屬于內服藥 C. 非處方藥的標志是OTC D. 藥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廈門市總復習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1是植物細胞模式圖,圖2是染色體組成示意圖。
(1)與動物細胞相比,圖1中植物細胞特有的能量轉換器是[ ]______。
(2)圖2中的染色體,主要位于圖1中的[ ]______內。
(3)控制韭菜葉顏色的基因,是包含遺傳信息的[ ]______片段。如果將韭菜隔絕光線,完全在黑暗中生長,它的葉片會變成黃色,即韭黃,這說明生物的性狀是______共同作用的結果,韭菜葉色的這種變異______(選填:可遺傳/不可遺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廈門市總復習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為三類微生物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①沒有細胞結構,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 B. ②具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
C. ③具有細胞壁、細胞膜和細胞核 D. ②③在生態系統中主要作為分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廈門市總復習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節肢動物共同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附肢分節,身體不分節 B. 身體一般分為頭部、腹部
C. 一般具有三對足兩對翅 D. 有外骨骼,具有蛻皮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廈門市總復習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對夫妻第一胎生了個女孩,那么他們第二胎生育男孩的可能性是
A. 25% B. 50% C. 75% D. 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北省十堰地區九年級中考模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同學早餐只吃了稀飯,乙同學早餐只喝了牛奶,幾小時后他們的小腸內吸收的主要物質分別是
A.麥芽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和氨基酸
C.葡萄糖和甘油 D.麥芽糖和脂肪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臨沂市八年級中考二輪復習專題五 健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傳染病是人類健康的大敵,人類與傳染病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斗爭.我們一起回顧一下:
(1)早在3世紀,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們會背井離鄉外出避疫.這說明人們很早就意識到了傳染病具有_________的特點。
(2)北宋時期,我國人民最早采用接種人痘的方法預防天花;1796年,詹鈉發明了牛痘接種法來代替人痘接種法.這兩種方法都屬于_________免疫。
(3)19世紀,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學家陸續發現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是引起傳染病的“罪魁禍首”,它們統稱為_________。
(4)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就開始了預防接種工作,這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_________。
(5)近些年來,產生了一些新的傳染病,例如,1981年美國發現世界首例艾滋病患者,圖中的情形不會傳播艾滋病的是_________。
(6)2015年,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發現青蒿素-一種治療瘧疾的中成藥,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瘧疾屬于血液傳染病,吸血的動物是其_________。
(7)2016年,寨卡病毒、H7N9病毒開始肆虐,它們的結構特點是_________.但目前人們還沒有發現有效的治療方法,可見,人類對傳染病的預防還不可有絲毫懈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