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酵母菌在有氧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酵母菌可以用液體培養基來培養,培養液中的酵母菌種群的增長情況與培養液中的成分、空間、pH、溫度等因素有關,可以根據培養液中的酵母菌數量和時間為坐標軸做曲線,從而掌握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情況.
解答 解:(1)①圖中甲裝置中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乙裝置中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所以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或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或細胞呼吸產物).
②甲實驗裝置中質量分數為10%的NaOH的作用是除去空氣中的CO2(避免在檢測呼吸產物時的干擾).
③由于B瓶中的空氣內含有少量氧氣,所以乙組B瓶應封口放置一段時間,消耗掉瓶中的氧氣,保證以后實驗的無氧條件,然后再連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錐形瓶.(2)①根據表格1中的數據可知,用縱坐標表示酵母菌的數量,橫坐標表示時間,根據表格中的數據畫出曲線,如圖:
②曲線圖是數學模型的一種表現形式,建立該數學模型的意義在于直觀地反映出種群數量增長趨勢.
(3)取紅細胞的平均值為20,酵母菌的平均值為100,代入代數式:20/100=500/x,即可求出x=2500.
故答案為:(1)①呼吸方式(或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或細胞呼吸產物);
②除去空氣中的CO2(避免在檢測呼吸產物時的干擾);
③先消耗瓶中的氧氣,保證以后實驗的無氧條件;
(2)①酵母菌種群數量增長如圖:
②直觀地反映出種群數量增長趨勢;
(3)2500.
點評 本題考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和探究培養液中酵母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吸氣時,進入肺泡內的是氧氣,呼氣時,排出體外的是二氧化碳 | |
B. | 人體能呼吸是因為相關肌肉收縮和舒張的結果 | |
C. | 氧氣由肺泡進入血液是氣體擴散的結果 | |
D. | 膈肌收縮時,膈頂部下降,胸廓上下徑擴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