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顯微鏡使用方法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光線偏暗時,應選用平面鏡和小光圈
B.操作時先放置玻片標本,再對光
C.要使物像更清晰,可微調細準焦螺旋
D.當鏡筒下降時,眼睛要看著目鏡
【答案】C
【解析】
顯微鏡的操作使用步驟包括: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和收放。
A.顯微鏡視野亮度的調節:光線強時,用小光圈、平面鏡調節;光線弱時,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因此,光線偏暗時,應選用凹面鏡和大光圈,故A錯誤。
B.顯微鏡觀察標本時時,操作時應該先對光,再放置玻片標本,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載玻片,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故B錯誤。
C、調節顯微鏡的細準焦螺旋,使鏡筒升降幅度較小,可以使物像更清晰,故C正確。
D.當鏡筒下降時,眼睛要看著物鏡,防止鏡頭損傷標本或損壞鏡頭,故D錯誤。
故選C。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多年前,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多次觀察到:受精卵去掉細胞核 后還能進行正常的分裂,但到原腸期(進入原腸期后,細胞開始分化)就停止了 發育.下列對這種現象的分析和推理,與觀察到的事實相矛盾的是( )
A.細胞的分裂可能不受細胞核的控制
B.原腸期以前,胚胎的發育可能受細胞質控制
C.細胞核對細胞發育的作用可能發生在原腸期以后
D.細胞質是細胞分裂與分化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海龜每年按時從上千公里外的海域游到特定的島嶼,在夜間爬上沙灘完成產卵活動。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雌海龜產卵后用沙子遮蓋是一種后天性行為
B.海龜的體溫隨著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屬于變溫動物
C.海龜胎生、哺乳,適應陸地生活的能力強
D.海龜體溫恒定、陸地產卵,生殖過程擺脫了對水的依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關于癌細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癌細胞分裂非常快
B.癌細胞不會侵入鄰近的正常組織
C.癌細胞容易轉移
D.預防癌細胞應當注意不吸煙、少飲酒、少吃燒烤及高脂肪食物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丹東沿海,魚蝦豐美。下列對海水中部分動物的描述,錯誤的是
A.小黃魚的身體分頭部、軀干部和尾部,用鰓呼吸B.海蜇有口無肛門
C.海馬的體表有外骨骼,觸角和足分節D.帶魚體內有脊柱,是脊椎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上半年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對銅陵市某工業園進行暗訪。發現該園區部分企業非法將工業固體廢料堆放在長江岸邊。如果這些有毒物質排放到長江,其中的“藻類→水蚤→小魚→大魚”這條食物鏈中,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是( )
A.藻類B.水蚤C.小魚D.大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生物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漫長過程中,環境不斷改變,影響著生物;生物也不斷進化,適應并影響著環境,用你學過的生物學知識分析下列現象:
(1)大樹在秋天落葉是生物對環境的______;蚯蚓能疏松土壤并能給土壤增加肥力是生物對環境的______。
(2)沙棘地下根的長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適于在______環境中生活。
(3)水生生物大多生活在水面下l50米以內的水層中,而150米以下幾乎沒有生物生存。請你沒有植物的原因是______;沒有動物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學習了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知識后,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對洗手前后細菌和真菌數量變化情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下是該小組同學的討論對話,請你幫他們完成實驗并回答: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細菌和真菌一樣多嗎?
乙:利用培養基,怎樣證明手上有細菌和真菌呢?
丙:將手上的細菌和真菌在培養基上接種時,需要設計對照實驗。
(1)若以甲提出的問題進行探究,那么你所做出的假設應是 。
(2)請你幫他們將下面培養細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驟進行排序: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A.培養 | B.接種 | C.觀察 | D.配制培養基,高溫滅菌后冷卻 |
(3)在觀察現象時,發現兩培養基上的菌落都比較小,且表面光滑,可判斷這
是 菌落。
(4)請你預測實驗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