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生態系統的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綠色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和真菌).能量在沿著食物鏈傳遞的過程中逐級遞減,有毒物質沿食物鏈不斷積累.
解答 解:(1)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并將光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動的起點是從生產者玉米開始的.
(2)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并將光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所以植物是生態系統中最基本、最關鍵的生物組成成分.
(3)細菌和真菌會分解動植物遺體或動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機物來生成無機物,供給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真菌和細菌在生態系統中扮演分解者.
(4)在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這樣就形成了食物鏈;該食物網中共有3條食物鏈,分別是:玉米→雞→人;玉米→豬→人;玉米→人.
(5)生態系統中的有毒物質會沿食物鏈不斷積累,因此營養級別最高的生物,其體內積累的有毒物質會最多.
故答案為:(1)玉米
(2)玉米
(3)分解者
(4)3
(5)食物鏈
點評 熟練掌握生態系統的組成及物質能量的流動.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植樹造林、綠化荒山 | |
B. | 我國森林覆蓋率低,僅為16.55% | |
C. | 我國長期對森林資源的利用不夠合理,森林生態系統呈現衰退趨勢 | |
D. | 我國由于過度放牧,草場退化、沙化嚴重,是世界土地沙漠化比較嚴重的國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DNA主要位于細胞核內,結構像一個螺旋形梯子 | |
B. | 指導、控制細胞變化的物質叫核糖核酸,簡稱DNA | |
C. | 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體 | |
D. | 細胞核中有染色體,染色體上有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說明光合作用需要葉綠體 | |
B. | “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說明光合作用能制造有機物 | |
C. | 英國科學家普利斯特利用一盆植物、點燃的蠟燭、小白鼠和密閉玻璃罩設計的實驗可以證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 |
D. | 科學實驗證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扦插 | B. | 壓條 | C. | 嫁接 | D. | 插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