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間傳播的疾病.病原體指能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傳染病若能流行起來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環節,所以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2)疫苗是由低毒的、滅活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疫苗能產生免疫力,有效的預防某種傳染病.
(3)引起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的抗原物質就是抗原.抗原包括進入人體的微生物等病原體、異物、異體器官等.
(4)抗體是指抗原物質侵入人體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的一種抵抗該抗原物質的特殊蛋白質,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
(5)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是患過這種病或注射過疫苗后獲得的.
解答 解:(1)甲型H7N9流感患者是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因此屬于傳染源.
(2)若甲型H7N9流感疫苗已被研制出,注射該疫苗目的是增強人體對甲型H7N9流感的免疫力,避免感染,因此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保護易感人群.
(3)疫苗是由病原體制成的,只不過經過處理之后,其毒性減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體,進入人體后不會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因此注射甲型H7N9流感疫苗后會刺激人體產生相應的抗體,抗體具有專一性,因此屬于特異性免疫.
故答案為:(1)傳染源;
(2)保護易感人群;
(3)抗體;特異性.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傳染病流行的環節和預防措施、疫苗的特點以及特異性免疫的概念.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依次是肺泡、肺、呼吸系統、人體 | |
B. | 依次是蝗蟲、昆蟲、節肢動物、脊椎動物 | |
C. | 依次是腦干、腦、中樞神經系統、神經系統 | |
D. | 依次是基因、DNA、染色體、細胞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身體呈流線型,可以減少飛行時的阻力 | |
B. | 最發達的肌肉是翅膀上的肌肉 | |
C. | 雙重呼吸,可以供給充足的氧氣 | |
D. | 直腸很短,隨時排便,能減輕體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種子的胚死亡而影響種子的萌發 | |
B. | 種子生蟲消耗了大量的有機物而無法食用 | |
C. | 種子發霉易引起中毒 | |
D. | 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機物而造成營養成分缺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x為光照強度,y為二氧化碳的變化量,則a表示光合作用co2吸收量,b表示呼吸作用co2釋放量 | |
B. | y為氣體含量,若ox是組織細胞處的毛細血管,a為二氧化碳,b為氧氣 | |
C. | y為葡萄糖含量,當a為腎小管外毛細血管時,則b為腎小管 | |
D. | 此圖可反映人體一段時間內,胰島素分泌量與血糖含量關系,其中a表示胰島素分泌量,b為血糖含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