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在給病人進行靜脈注射時,常用橡膠管扎緊上臂,此時,扎結處下方的靜脈就會積血膨大起來,這種積血膨脹現象主要表明:( )
A.靜脈內血流從近心端流向遠心端
B.靜脈位置較淺
C.靜脈管腔大,管壁彈性大
D.靜脈內血流從遠心端流向近心端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威海乳山市六年級下(五四學制)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1所示分別為一粒玉米和一粒菜豆的結構,請據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
(1)在“觀察玉米種子的結構”實驗中,圖2的圖示能正確表示玉米解剖方向的是 能正確表示用碘液對玉米種子剖面染色結果的是 .
(2)銀杏的種子“白果”與這粒玉米相比,玉米的結構[A]叫做 ,而白面的保護結構僅僅是種皮.
(3)一粒玉米與一粒菜豆相比,菜豆種子中最重要的結構是[ ] (前者填序號,后者填結構名稱);它是菜豆花在完成傳粉、受精后,由 發育而成的.種子中最重要的也是這一結構,該結構由 (填字母)構成.
(4)玉米種子的結構[E]與菜豆種子的結構④的功能由相似性,在種子萌發過程中都能為種子萌發 .
(5)玉米是一年生植物,長成以后,莖就不再加粗,原因是 .
(6)陰雨連綿的天氣會造成玉米果穗大量缺粒減產,這是因為陰雨天導致玉米 ,此時,人們通常采取的彌補措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六年級下(五四制)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木本植物莖的結構模式圖”解讀正確的是( )
A.結構[1]是位于中央比較疏松的髓
B.結構[2]為形成層細胞分裂形成的韌皮部
C.結構[4]為形成層細胞分裂形成的木質部
D.結構[5]為樹皮,比較粗糙的原因是有木質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六年級下(五四制)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水綿可從下列哪種環境中采集到?( )
A.小河的淺水邊 B.大西洋的海底 C.潮濕的土坡上 D.海邊的洼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青島市七年級清明假期作業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關注食品的營養和安全。下面是某廠生產的火腿腸包裝上的部分說明,請分析回答:
(1)購買食品時,從食品安全的角度考慮,應關注包裝說明上的哪些內容?
(2)該火腿腸的失效期是 。
(3)為了防止食品腐敗,火腿腸一般都采取真空包裝,真空包裝的作用是; 。如果誤食了包裝己經鼓脹的火腿腸,會引起 中毒。如果該鼓脹了的火腿腸還在保質期內,是否可以食用?
(4)火腿腸中的精肉、大豆蛋白、雞蛋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對人體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一是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人體的 離不開蛋白質;二是
(5)火腿腸中的營養成分被人體吸收的主要場所是
(6)為了加強營養,在食品中添加一種或幾種營養素可以預防一些群體性疾病的發生。火腿腸中添加了含磷的無機鹽,這可以預防 等病癥。
(7)有的家長認為,中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時期,應多吃一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雞蛋、牛奶、魚類、肉類等,認為饅頭、米飯、面包等的營養價值不大,可以不吃。你認為這些家長的觀念符合合理營養的要求嗎? 請說明理由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青島市七年級清明假期作業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當發生沙塵暴時,要戴口罩以減少塵埃的吸入
B.在劇毒的環境中,人們應戴防毒面具
C.塵肺是長期在粉塵比較多的場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類職業病
D.塵肺患者明顯的癥狀是惡心、嘔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青島市七年級清明假期作業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一條遠洋海輪上,因新鮮蔬菜不足,多數海員出現了牙靚出血現象,這是因為膳食中缺乏( )
A.維生素B B.維生素C C.維生素D D.維生素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青島市七年級清明假期作業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因病摘除了子宮的婦女,將表現出( )
A.不能產生卵細胞 B.有正常的月經
C.不能保持女性特征 D.不能懷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青島黃島區王臺初中八年級第11周末作業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疾病中,均因缺乏激素引起的是()①夜盲癥②色盲③糖尿病④尿毒癥⑤呆小癥
A、③⑤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