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生態農業: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組織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態系統,因此生態農業生態系統中結構協調、合理種養,具有良好的食物鏈和食物網,內部良性循環,使能量持續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解答 解:(1)通過上圖可以看出蠶以桑葉為食,所以桑與蠶的關系是捕食(或吃與被吃)關系.
(2)蠶屬于動物,細胞中只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沒有細胞壁、液泡、葉綠體等,所以圖中C是蠶細胞結構圖.
(3)腐生微生物可以把動物的尸體、死去的植物還有其他的一些物質分解成水與二氧化碳還有無機鹽,重新回歸自然參與物質的循環,如果沒有腐生微生物,物質就不能循環.所以在利用蠶沙等物質生產沼氣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的生物主要是腐生的細菌(或桿菌和甲烷菌或微生物).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成分是分解者.
(4)太陽能首先是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轉變為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然后,逐級被各種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腐生生物利用,還有一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發到生物圈中,所以太陽能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能量的最終來源.
(5)在生態系統中,一些有害物質如鉛、汞、銅等重金屬和某些殺蟲劑,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的體內不斷積累,使其濃度隨著消費者級別的升高而逐漸增加,這種現象叫做生物富集.生物的營養級越高,生物體內的有毒物質就越多,所以該生態系統,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生物是魚.
(6)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如果大部分桑葉被害蟲吃掉了,桑樹將無法正常進行有效地光合作用,無法儲存足夠的有機物.
(7)在生態系統中,蠶取食桑葉,它們之間有吃與被吃的關系,中間用箭頭連接起來就是一條食物鏈.桑→蠶.
故答案為:
(1)捕食;
(2)C;
(3)細菌(或:桿菌和甲烷菌 或:微生物);分解者;
(4)太陽能(或太陽、陽光);
(5)魚;
(6)光合;
(7)桑→蠶.
點評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生物富集是考查地重點,多以識圖題的形式出現,難度一般.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蘿卜、冬瓜的原材料主要應是二氧化碳和水,而藕則是水和無機鹽 | |
B. | 蘿卜、冬瓜、藕的原材料主要應是二氧化碳和水 | |
C. | 蘿卜原材料是水和無機鹽,藕是水和泥池中的營養物質,而冬瓜則是二氧化碳和水 | |
D. | 蘿卜、冬瓜和藕原材料主要由水和無機鹽組成,其次是二氧化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別 | 父本 | 母本 | 子代 |
甲 | 長翅 | 殘翅 | 有長翅,也有殘翅 |
乙 | 長翅 | 長翅 | 有長翅,也有殘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